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培植生态文明的文化土壤
//m.auribault.com2014-06-27来源:浙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生态文明的理念普遍得到人们的理解、接受和认同,需要积极培植生态文明的文化土壤。

  弘扬生态价值观。与工业文明强调征服自然、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不同,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以生态意识及其所蕴含的人道主义价值观的充分发展为前提的。生态价值观是立足于人类可持续生存与发展而确立的价值理念,它要求摒弃“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重视人类自身价值的同时,重视自然界的权利和内在价值,尊重地球上生命形式的多样性,爱护各种动植物,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生态价值观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从过去一味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转变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存共荣;从只注重个别人、局部人或当代人的利益,扩大到考虑全人类及其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

  培育生态人格。建设生态文明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需要全体公民的自觉努力。只有当民众普遍具有基本的生态文化素养,主动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才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化素养主要是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所具有的生态知识、情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包括生态知识素养、生态道德素养及在现实生活中养成的对待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通过强化生态文明教育、进行合理的制度安排来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具备一定的生态科学知识,了解国家环境保护目标、标准以及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并把生态文化素养体现在具体的行为选择中。

  建构生态思维方式。从《周易》的“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凶吉”,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再到宋明理学的“天人合一”、“天人一物”等,中国哲人都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整体思维模式无疑更有助于人们形成健全的生态思维方式。必须站在现时代实践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吸取传统“天人合一”思维模式的合理内核,以生态学的系统化、整体化、动态化为科学基础,使思维方式超越类比性思维和经验性思维,真正深入到生态系统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建构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生态思维方式。

  培育生态伦理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生态伦理文化内容,培育尊重生命价值、倡导少私寡欲、知足常乐等生态伦理思想。要强化责任意识,积极承担化解当代生态危机的责任和使命。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富裕地区还是贫困地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这既是对他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要努力寻求对环境问题的共识与合作,在遵循自由、平等、宽容、有效等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广泛参与的对话机制,在维护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求同存异,积极寻求中西方文化系统中有益的生态伦理资源,逐渐形成人类共同的生态伦理文化。

  倡导自我实现的生活方式。必须树立与生态文明相一致的生活质量观。如果说工业文明提高了人类物质生活的水准,那么生态文明则是通过精神生活品质的优化来提高和改善人类生活的质量。能否拥有较为充实的精神生活是判断一个人生活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必须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实现由挥霍型、浪费型、享乐型的消费方式向理性的、适度的、可持续的消费方式转变。必须放弃那种既对人的自我实现没有任何意义又要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消极的、非自主性的生活方式,倡导能激发人的自我活动、使人的内在力量得以展现,从而能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的自主性生活方式。

  【作者为省委党校教授】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