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部《梁祝》,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访谈

下一部《梁祝》,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陈俊?
2019-12-13 10:04:06  来源: 解放日报

下一部《梁祝》,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对话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俞丽拿

  1959年5月27日,上海兰心大戏院,18岁的俞丽拿奏响了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一幕,被永远定格在中国音乐史上。

  60年后,已近耄耋的俞丽拿站在音乐剧场《真爱·梁祝》的舞台上,奏响《梁祝》的旋律。

  “如果有一件事、一个人,让人历经千难万险仍心怀喜悦,这就是真爱。”俞丽拿的真爱是小提琴,是她的学生,是中国的小提琴事业。

  俞丽拿是宁波人。在上海演完《真爱·梁祝》,她紧接着又回到故乡宁波演出。

  走在路上,有人问:“你是不是俞丽拿?”她笑着说:“人家是说我跟她很像的。”

  9年前,俞丽拿“封琴”了。上海音乐学院教学楼808教室,就是她独一无二的“舞台”。她把所有的热情都倾注在教学上。“课比天大”的她,不仅吃在教室,有几年还睡在这间教室里。

  接受采访时,她特意戴上学生送给她的红围巾。谈了良久,一旁的学生悄悄提醒:俞老师戴着腰托,该休息一下了,紧接着下午还有课要上……

  让小提琴开口说“中国话”

解放周末:许久没有登台的您,最近亮相《真爱·梁祝》的演出,在《梁祝》首演60周年之际,您为什么会发起并参与这样一部形式独特的作品?

  俞丽拿:梁山伯与祝英台早已是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了,我认为在新时代,它所表达的含义其实可以更加丰富。《真爱·梁祝》源于《梁祝》,又跳出《梁祝》,用音乐剧、舞剧、话剧等形式演绎了樊锦诗与彭金章、巴金与萧珊、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梁山伯与祝英台四段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他们既体现了中国人的隽永小爱,也有家国大爱。

  现在的年轻一代比较缺乏家国情怀的大爱,他们对爱情的理解和过去也不太一样。我们想通过这四个爱情故事告诉大家,中华民族的爱情观应该是像他们那样的。

解放周末:2010年,您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举行了封琴演出,当时为什么会选择在状态还很好的时候告别舞台?

  俞丽拿:因为我不想等到哪天拉不动了,被观众说:这个老太婆怎么还在台上啊。年纪大了,精力总是有限的,我想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那就是教学。我记得当时,小提琴家盛中国不太相信,他问我是真的告别舞台了吗?我说当然是真的告别了。其实我这次也算不上是正式演出,我只是拉了《化蝶》的片段,感谢观众对我这个老太婆的鼓励。

  这些年,我虽然封琴了,但我并没有离开观众。我一直都和《梁祝》在一起。我在许多讲座中给大家讲梁祝的故事,我会一边拉琴,一边解读,希望更多的人能听懂这部作品。

解放周末:您演绎的《梁祝》情感细腻丰富、表达真挚,被公认为最权威的演绎之一。在《梁祝》问世之前,中国人主要都是演奏西方作品,您作为首演者,当年是怎么拉出其中的“中国味道”的?

  俞丽拿:我年轻的时候,最苦恼的就是我拉的西洋乐器老百姓听不懂、不喜欢听。后来,音乐学院成立了“小提琴民族学派实验小组”,在何占豪、陈钢的努力下,《梁祝》的问世终于让小提琴开口说了“中国话”。

  我曾经在中西结合乐团待过,对越剧和京剧都有一些了解,熟悉中国戏曲特有的程式,这一点很重要。对戏曲不了解的人,在处理这部作品的时候就很难把那份韵味拿捏好。比如祝英台“哭灵”那段,采用了中国戏曲中“紧拉慢唱”的表现手法,这在音乐学院里是学不到的。而一些悲剧段落的音色则要模仿哭泣的声音,而且是用水袖挡住的哭声。

解放周末:拉好《梁祝》,最难的并不是技术,而是拉出那份韵味?

  俞丽拿:技术上也有难点,最主要的就是滑音。它里面的滑音是从戏曲唱腔演变过来的,而有些细节在记谱上并没有标注。2016年,首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把《梁祝》作为半决赛的必选曲目。有些外国小提琴家光看谱子就是拉不出那个味道,因为他们会习惯性地把上滑音拉得慢、下滑音拉得快。但《梁祝》里的滑音恰恰应该是上滑音快,下滑音慢,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出祝英台内心的羞涩和甜蜜的爱情主题。

 我现在反而不急了

  解放周末:《梁祝》问世后,人们一直期待着能有下一部具有影响力的中国作品诞生。而早在1993年,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俞丽拿小提琴艺术基金就筹资100万元征集小提琴新作,在当时引发很大的反响。您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

  俞丽拿:这要从这个基金的创办说起。

  上世纪90年代初,要培养一位顶尖的小提琴人才,真的很难。我们出国比赛,常常受困于经费问题。那时候已经有一部分人得益于改革开放富起来了,我就想能不能成立一个基金,帮助年轻的学生,推进中国小提琴事业的发展。1993年,在方方面面的支持下,俞丽拿小提琴艺术基金挂靠在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下成立了,这是中国第一个以艺术家名字命名的艺术基金。

  基金成立后不久,一直由文化部主办的全国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因资金原因无法举行,我决定由我的基金承办。当时有一家公司承诺资助比赛,可比赛就要开始了,资金却迟迟没有落实。没办法,我只好自己去筹款。那天,我带着两位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实习生一起去南京路上的这家公司,没想到一等就是几个小时。实习生说:俞老师,你怎么受得了这样的冷遇?我们都快受不了了。其实我那时候是眼泪往心里流,当了那么多年老师的我,哪里尝过这种滋味,我觉得自己所有的自尊都没了。可那天如果拿不到这笔钱的话,比赛就没有办法如期举行。最终,对方勉强答应了。

解放周末:不久后,征集小提琴新作品的那笔“巨款”,又是如何筹到的呢?

  俞丽拿:改革开放后,《梁祝》一直很受听众的欢迎。到了90年代,就有人提出,为什么没有新作品能与《梁祝》比肩,甚至超越《梁祝》。我知道那时候其实有一批作曲家都在努力,但是他们写出了新作品,却没有钱请乐队来演奏。所以我和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的工作人员想办法,决定举办一次小提琴协奏曲中国新作品会展,鼓励中国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

  最终,在当时的市领导支持下,我们向各界筹到了100万元——那时的100万真是不得了。我们征集到了不少作品,成立了一个专业评委会,评审出一批优秀作品,开了三场音乐会,电视台全都录像。

解放周末:有没有一些好作品,或者优秀的作曲家脱颖而出?

  俞丽拿:有一些好作品,但是大家普遍觉得,还是比不过《梁祝》。当时我挺着急的,但是这么多年过去,尤其到了现在,我反而不急了,心态很平。我想,经典作品的问世,还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解放周末:能被大众喜爱、被时代记住的好作品,到底需要怎样的天时地利人和呢?

  俞丽拿:创作《梁祝》的那个时代,强调的是音乐的民族性。越是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作品、越是能讲好中国话的作品,就越能被国际承认。

  改革开放后,大量西方现当代音乐创作流派涌了进来。如果说上世纪90年代时,大多数作曲家的创作还比较注重旋律,那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有些作曲家的作品就变得没有调性、没有旋律,一般老百姓都听不懂。

  最近,这种趋势又逐渐地扭转回来了。有些作曲家意识到,虽然作曲的手法可以采用西方技术,但中国音乐作品关键还是要有中国的民族性。

  我想,等到更多优秀的作曲家意识到,还是要写老百姓能够接受的东西,意识到民族特色是非常要紧的,那天时地利人和可能就到了。

1 2 共2页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绩效评估创新促百年劳动竞赛重现蓬勃生机

    在新中国发展历程中,劳动竞赛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于劳动竞赛的大庆精神、大寨精神成为一个时代的精神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竞赛精神。而劳动竞赛中涌现出的各条经济战线上的劳动模范和技术工匠,则成为企业技术骨干和人们纷纷效仿的榜样。

  • 推动“双创”活动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正在继续向前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这其中既有政府与市场的边界不清导致的制度环境不佳问题,也有政策体系不完善、精准扶持不到位问题,还有创业质量不高、创业创新衔接不够等问题。

  • 发挥工会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系统阐述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指导思想、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

  • 更好发挥工会在社会治理中的支撑作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会议的召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其间举办了党员干部训练班开展党性教育,干部在红岩村的学习蔚然成风。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