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调查研究——科学民主决策的“基石”
张务锋//m.auribault.com2013-11-11来源:大众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调研时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新形势下,如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谋全局、抓大事,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考题。

  基本功、试金石

  调查研究是基本功。“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未形”。谋划发展、推动改革,没有调查研究,一切都无从谈起。当前我国发展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呈现出一系列重要阶段性特征:经济增长进入换挡期,发展方式进入转型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社会矛盾进入凸显期。只有通过调查研究,才能把握形势、研判大势,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及时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研究提出推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创新发展的思路办法。目前,有些同志对调查研究重视不够。有的走不出“文山会海”,强调工作忙、出不去,习惯于看材料、听汇报,关起门来想问题、作决策;有的满足于一知半解和以往的经验,对新情况、新问题反映不敏锐,缺少预案、应对不力;有的调研走过场,“葫芦掉在井里”,看着下去了,实则不沉底,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和领导干部的形象。因此,调查研究是一项基本功,必须下苦功夫,练成“看家本领”,参在点子上、谋到关键处。

  调查研究是试金石。调查研究应当“眼睛向下”,“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明智的领导干部都善于向基层、向群众学习,善于搞调查研究,听取意见,集中大家的智慧来履行好职责,科学民主决策。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是解决“四风”问题,而“四风”问题的一个突出表现就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医治的良药,就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所以说,调查研究是映照领导干部作风的一面镜子,是践行群众路线的试金石。

  谋全局、抓大事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某大势者,不足以谋一时。”心中有全局才能定位准,善于谋大势才能抓大事。什么是全局和大事,从当前看,就是要搞好经济形势分析研判,做好宏观经济调控预案和明年经济工作思路研究;从长远看,就是要加强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全局的研究。调查研究工作要抓紧抓实抓好,必须谋全局、抓大事。

  首先,把谋全局、抓大事的要求细化在调研的前期准备中。调查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准备工作越充分,调研质量就越高。一要全面搜集资料。向政策文件、书本资料要情况、要数据,从发展改革的现实实践中发现典型,深刻领会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最新精神,全面掌握国内外最新动态和先进经验,做到吃透“两头”、心中有数,贴近前沿、占据高端。二要认真梳理问题。调查研究首先脑子里要有问题,大处着眼、小处切入,力求所选问题切中关键、有效引领,从而使调研工作事半功倍,更具针对性。三要整合优化力量。调查研究是一项开放性强的工作,领导干部要带头,组织精兵强将,善借“外脑外力”;各级各部门和调研机构要加强交流、密切协作、形成合力。

  其次,把谋全局、抓大事的要求贯穿在调研过程中。一要“深”。要真正铺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一线联系企业和群众,察民意、摸实情,到基层和现场蹲点并“解剖麻雀”。二要“新”。要创新思维、更新理念、改进方法。一方面,不拘泥于条条框框,深入分析和挖掘事物内在的、本质的东西,发现新情况和新问题,提出新见解和新举措;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技手段,把传统调研方式与现代调研方法结合起来,增强调研成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三要“实”。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先入为主”,带着事先定好的调子下去。要坚持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建立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对调查了解到的真实情况和各种问题,坚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既报喜又报忧,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四要“细”。真理往往隐藏在细节当中。要主动“接地气”,真诚交流和沟通,建立多方面的信息渠道,及时把掌握的客观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第三,把谋全局、抓大事的要求反映到调研报告上。调研报告是调研活动及其成果的集中反映。只调查不研究,都是些感性的东西,总结不出规律性;只研究不调查,那研究就没有根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首先问题要准要透。要把问题找准,分析深透,抓住了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其次措施要管用能用。“管用”要求符合实际、切中要害,能够解决问题;“能用”要求指导性强,便于实施。当然,管用能用的方案可能有若干个,要认真比选,好中选优。再次文风要朴实简明。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形式服从于内容,务求准确生动鲜活。

  最后,把谋全局、抓大事的要求体现在不断加强学习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较强的学习研究能力是做好调研工作的基本保证。学习和积累跟不上,许多问题就看不透,调查就难以深入,研究就没有深度和高度。为此,我们一要养成学习的好习惯。把提高洞察事物本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从迎来送往、应酬接待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时间学习,特别要注重学以致用。二要养成积累的好习惯。积累是学有所成的基本法则。现在各项工作的系统性越来越强,既需要综合经济、社会、法律、历史、哲学等各类知识的积累,更需要对现状、问题、演变、政策、观点等方面的积累。持之以恒,必有成效。三要养成思考的好习惯。要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深入思考和研究一些现实性、普遍性和前瞻性的问题。比如,如何加快我省经济转型发展,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效产业,拉长产业链、价值链和财税链,实现“凤凰涅槃、腾笼换鸟”,继续在全国起到领头雁、火车头的作用;怎样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如何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加快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怎样全面实施“两区一圈一带”战略,做强县域经济、壮大镇域经济、提升园区经济、激活民营经济;如何推进生态山东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怎样充分释放改革红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推进投融资管理体制、医疗卫生体制、资源性产品价格、基本公共服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等等。这些问题,既是学习思考的重点,也是调查研究的重点。

  重转化、讲成效

  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成果转化,即服务决策、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能否做到这一点,是衡量调研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

  要完善制度。建章立制是做好调研特别是调研成果转化工作的基础和关键。要围绕选题、调研、应用、督导、反馈等重要环节,建立完善科学管用的规章制度,形成工作的长效机制。

  要拓宽渠道。调研成果应用的渠道、方式多样,选准路径十分关键。有的可以推动形成一个重大战略或重要规划;有的可以据此制定相关文件或形成决定,推动工作开展;也有的为领导同志指导工作提供重要依据参考。要通过开展举办论坛、成果汇报会、专题研讨会等多种方式的活动,加强成果的转化运用。调研成果必要时还可通过媒体进行公布,向社会发表,以增强工作的指导性和推动力,提高部门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要提高效率。“言当其时,一字千金;言背其时,一文不值”。调研成果不同于理论研究,时效性很强。应成熟一个,推出一个,把握好调研成果转化应用的最佳时机和成效。

  要强化考评。调查研究可检验一个地区和部门的工作成效,也可考察干部素质、能力和作风。要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将调研工作纳入地区和部门综合考评,确保调研工作的开展深入持久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作者系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