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我在我思】从“打洋工”到“返乡客”,改变源自努力和创新-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现场·我在我思】从“打洋工”到“返乡客”,改变源自努力和创新

余嘉熙
2020-07-09 07:06:55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河南信阳市新县田铺大塆,这个位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小山村,随着去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此考察调研,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

  9个月后,来到这里采访,我被眼前所见深深震撼——民宿、农家乐翻倍增长,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昔日一到夜晚就黑漆漆的村庄有了“灯光秀”,甚至有了点燃“夜经济”的构想,说“日新月异”也不为过。村民们品尝着乡村振兴的硕果,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老家寒舍”是这个网红村落的网红店。一幢两层的楼房和一个农家小院,房子外观虽“土”,但保留着浓郁的豫南民居特色和乡土风情。店主韩光莹曾在韩国干过3年油漆工,回国后,他把自家住了40年的土坯房改造成民宿,凭借门前的荷塘、院中的石磨、阁楼上的书屋和打开天窗就能看到的繁星,吸引了众多游客入住,“旧屋”焕发了新生。

  在韩光莹等人的示范带领下,依山傍水的田铺大塆建成了14家民宿和20余家创客小店。人们一进村,不仅能留得住乡愁,更能感受到干事创业的新气象。如今,哪怕留守在村里的老人都想着搞点儿产业、副业,大家都已不再满足于地里刨食那点儿营生,而是积极地谋划着改变、突破。

  村庄变美的同时,村民的素质逐渐提高,过去乱扔垃圾的情况基本上不见了,吵架打架的也没有了,无论是村居环境还是村民精神面貌,都跟此前大有不同。

  新县地处大别山区,人均资源匮乏,有“七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因此产生大量富余劳动力,这使得“背井离乡”外出务工成为当地很多人的现实选择——“不知道出国务工挣不挣钱,也不愿冒风险,但不走这一步,就没有发展机会。”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批又一批务实肯干的年轻人远赴国外,用辛勤的汗水织就致富梦。据说,当地每3个人中就有1个有护照,每10个适龄劳动力中就有一个在国外务工。这个老区县、山区县、贫困县,闯出了一条出国务工、劳务强县的道路。位于新县的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见证了新县劳务外派的历程,也见证了新县人对“敢闯敢干”的红色基因的传承。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打洋工”让老区人的腰包鼓了,但更重要的,是眼界开了,头脑活了。

  新时代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新县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山村经济,带动了产业振兴,造出了“金山银山”,也带动了乡村文化和乡村精神的回归,更吸引了一大批外出务工人员回归,成为“新乡贤”,成为合作社的带头人、理事长。

  “农村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家乡的建设,外出学到知识的农民工不干,谁来干?”同样有着外出打工经历的张思恩,2014年回到信阳西河村,牵头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美丽乡村建设。这个有着800多年历史和100棵古树的村落已是当地著名景点之一,每年有10余万人到村里游玩。

  换了脑子、挣了票子的“返乡流”,办了厂子,富了村子,带活了人员、思想、产业、经济,让新业态、新模式在乡村生根发芽,将“汗水致富”更多的转变为技能致富、创业致富,将诸多老乡们、劳动者变为了创业者,为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注入了内生动力。

  实现乡村振兴的奋斗者,也是受益者。他们的故事中,跃动着奋斗的力量和致富的密码,他们的故事还在续写和延伸……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