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图片评论-正文
《政府工作报告》点评
冯俏彬
//m.auribault.com 2016-03-08 来源: 未来网
分享到: 更多

  昨天,李克强总理所做的《2016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2015年取得的成绩,也客观分析了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并对2016年的政府工作进行了全面布置。总理指出, 做好“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必须着力把握好三点,一是牢牢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二是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三是加快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可谓是切中当前中国经济的要害。

  2016年,中国经济仍然处于艰难调整期。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总体而言,2016年中国经济仍然将处于L型的底部,调整下降趋势不可避免。这主要是因为,第一随着中国经济体量成为世界第二,与国际市场的联系已十分紧密,任何国际上重大的政治、经济事件都将对我国产生激烈的影响。反过来,中国经济对于其它国家的影响也在日益增加。从国际经济形势上看,以石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仍然处于下行通道之中,以波罗的海指数衡量的全球货运状况连续几个月处于极度萧条之中。从国际地缘政治上看,全球范围内不稳定因素十分明显,迄今为止尚没有看到转好的迹象。第二,从国内看,各方面调整远远没有完成。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才处于上弦之时,涉及重大方向性的、对各方面产生提振信心的标志性改革还没有出现;二是以互联网为主的新经济虽然在成长之中,但体量仍小,不足以替代传统制造业衰退后留下的巨大空间;三是一些制约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制度性因素还没有实质性消除。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承载重望。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成为进入应对“三期叠加”、持续增长动力的主要措施。应该看到,结构性改革是一篇大文章,实践层面早已开始。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以极大的决心推出了一些重大改革措施,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税改革、国企改革、金融改革、社保改革等……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但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这些改革措施往往没有完全落地,大大消减了其本来应有的效果。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例,这几年的改革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改革稍有深入,便触碰到深层次的法律问题、体制问题、部门协同问题、精细管理问题 ……等等,改变起来非一日之功。再以财税改革为例,预算制度改革方面收效比较明显,但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税收制度改革就迟迟没有实质性进展,特别是中央与地方的财政体制的适当调整,对于当前去产能、去房地产库存等紧迫任务都具有“指挥棒”的关键引导作用,但很可惜这些方面的改革始终议而难行。不过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以补短板为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在历经艰难之后,一再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顺利并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医保正式启动……称得上是这一宏大改革画卷中最引人注目之处。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已不可能退回到与世界经济联系相对较弱的过去,现在的情形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面对复杂变化的国际形势,只能迎难而上。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加强金融方面与国际市场的互动,防止全球金融风险对于国内经济产生过于强烈的影响。国内则要做好供给侧改革这一篇大文章,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一是要重点推出一到两项类似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样的方向性改革,以进一步明确改革方向,增强各方面的信心。二是对于已经推出的各项改革,要有实质性地落实、评估、改进措施,防止仅仅停留在出台文件的层面上,要让社会各方面能看到改革的进展情况,有实实在在的行动感。三是坚定不移地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一方面为处于艰难调整期的传统产业做好各类托底与保障工作,另一方面要破除各种利益纠缠,为互联网+经济打开更加广阔的成长空间。四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防止政府替代市场,以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来实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未来网特约评论员 冯俏彬)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