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文体-正文
袁云才:对“德不馨”的艺人该如何惩戒
//m.auribault.com2013-12-16来源: 长沙晚报
分享到:更多

    15日上午,在第四届全国春节电视文艺晚会“春晚奖”的颁奖礼上,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文艺工作委员会发表了一份自律维权声明与倡议,对前段郭德纲在北京电视台台长王晓东去世时,在微博上幸灾乐祸的表现,予以强烈谴责,强烈要求郭德纲向北京电视台及王晓东台长和家人道歉,并呼吁全国百家电视台联合抵制郭德纲。 (12月15日《法制晚报》)

    艺人中不厚道者,大概不止郭德纲一人。只是,郭确实有些个性张扬,而且颇为执拗。早在2010年8月,郭因纵容弟子殴打北京电视台记者并发侮辱言论,曾闹得沸沸扬扬,遭来舆论谴责和该台封杀。本来这事也过去了,该认真反省才是。讵料事过3年,郭犹记惦于心,在台长去世的次日,竟写了含沙射影、幸灾乐祸的打油诗,还配上大红“喜”字在微博上置顶,确实做得太过分。此事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郭的胸怀之窄、气量之小、性格之倔和胆子之大。

    不过,平心而论,郭德纲此举,更大程度上是源于个人私怨,其打油诗所“侮辱”的对象,也只是台长及其家属,似乎并未涉及公众。这实际就是一起报复个人的民事行为,虽然归根到底也是因公事而起,且违背良俗、有伤社会风化,但其所针对和侵害的民事主体毕竟是确定的个体。因此,受侵害者完全可以操起法律的武器,诉其侵害名誉权甚至涉嫌诽谤,社会舆论也自会给予其道德上的谴责与教育,观众也自会用脚步与遥控器投票。而动用中广协这一带有“公器”性质的机构发文“封杀”,似有“开错处方”之嫌。

    为何说“处方”没开对症?因为郭德纲之所以能受到一些观众的追捧,并非就靠“德不馨”本身哗众取宠,他并不像以前被封杀的一些所谓网络红人一般,一味依赖“三俗”博人眼球。在“德”字上,他虽为人诟病;在“艺”字上,他确是有一把刷子的。尽管“德艺双馨”是我们对艺人的普遍期待,但扪心自问,社会上各行各业,我们又有多少“德艺双馨”的从职人员?如果他们在“德”字上只是缺了些笔画,是不是都要被“封杀”,不许行医、从教、当律师、做公务员?璧有瑕而对其进行雪藏,不予示众,则鲜有璧能脱颖而出面世者,这也并不利于治病救人、矫正其瑕。

    当然,作为公众人物,郭德纲乃至其他艺人,对于自己“德不馨”的问题要有更多的反省。个性可以张扬,而若将缺点也当作个性来放任,就既无自知之明,又缺知人之智。每个明星都不希望自己流失“粉丝”,比关注度更重要的还有美誉度。观众所期待的,是活色生香但积极向上的个性,而不是我行我素、肆无忌惮的撒野。作为艺人,终究还需两把刷子,若只有“艺”,而“德”这把刷子残破,就会如跛脚走路,行而不远,行而不久。

    郭德纲事件也带给我们另一个思考:如果相声界有一个自治行业协会,就可以在此事中发挥更好的约束、惩戒作用,而不至于一下子就上升到被“封杀”的地步。行业自治协会实际相当于“私器”与“公器”之间、个体与权力之间的缓冲带,对于类似郭德纲这类的棘手事,或许更能开好惩前毖后的“处方”。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