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劝退带手机学生,高压治校难掩侵权之恶
然玉
//m.auribault.com2016-03-29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今年3月初,河北沧州市第一中学12名高中生因在校携带或使用手机陆续被劝退,随后引起热议。多名被劝退学生家长称,已多次找学校协商未果,孩子至今没有返校。沧州一中微信公号发布声明称,维持对12名违纪学生的处理决定,其中提到“严肃执行校规,体现了学校为大多数学生负责的担当。”对此,沧州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称,教育局已介入调查。(3月28日《新京报》)

  “玩手机而被劝退”,这样的桥段听着不可思议,却的的确确在许多学校上演着。可即便如此,如沧州一中这般痛下狠手,动辄劝退12名学生,还是难免令人感到诧异。就这样,所谓“铁腕治校、严肃校风”之类的宏大说辞,堂而皇之地转化成了,对少数学生的利益倾轧。面对各方质疑,校方的回应强硬而决绝,丝毫未有任何理亏之态。但,公众的愤怒发声已经表明,他们有着完全不同的见解!

  据说,劝退那12名学生,所依照的是校规相关条款。而至于其源头,则是由于“校长在学委会上提出,‘用手机的学生要被劝退’,参会人员没反对,就通过了。”谁能想象,如此重大的规定,竟是源于一人一时之意志,竟是草草地就生效施行?若稍加追究,我们很容会发现,此一“校规”简直毫无效力可言。一方面,其未经学校、学生、家长三方讨论,只是校方的单方面决定;再者说,“用手机就劝退”毫无法律依据可言,其本身就是违法的!

  “劝退”,本质上是对学生受教育权的剥夺。因其涉及到了对公民权利的调整,故而本应慎之又慎才是。也恰是基于此等考虑,在日常教育实践中,“劝退”等惩戒手段事实上是趋于收紧的,甚至有些省市已专门予以禁止。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沧州第一中学的举动,更显得落后、冷酷和轻率!自始至终,当事学校的所作所为,以“维护多数人利益”为名,实则是为维护威势恫吓、高压管理之实。

  “功利教育”的压倒性态势之下,校方很容易就自我感觉良好,很容易就突破边界,而不断地自我赋权、自我扩权。于是诚如我们所时常看到的,某些学校为了便于管理、管出成绩,往往会选择性地牺牲掉一部分“问题学生”的利益。而且久而久之,关于“问题学生”的界定门槛也会不断拉低——到最后,在沧州一中校方看来,连用手机都变为问题学生的“铁证”了。试问,还有比这更荒唐的吗?

  不断地筛选出“问题学生”,不断地驱赶走“问题学生”,然后就万事大吉了吗?“玩手机而被劝退”,从中公众看到的是,某些学校管理者神经质般的焦躁和敏感,以及视学生权益为无物的冷漠嘴脸……终究,最平庸的教育者,总是不断地推脱责任,不断地放弃与抛弃,不断地通过偏激之举刷出存在感,继而维系一种自以为是的错觉。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