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科教-正文
王寿斌:“学历”不应是中职教育救命稻草
//m.auribault.com2014-04-28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一直以来,职业教育因缺乏吸引力,早就出现了群体性的生源危机,很多职业院校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于是,人们急切地开始寻找原因,以破解学生(家长)不愿就读职业教育的谜团。就目前的舆论导向看,站在职教办学者的角度,大多倾向于认为职业教育受到了歧视,其抱怨不外乎三条:一是社会用人存在学历歧视,中职、高职的学历普遍跨不过招聘“门槛”;二是职业教育是“断头”教育,学生迈进职教门,未来的学历就已“看到了头”,“撑死了上个高职”;三是职教毕业生的就业不够“体面”,会被人看不起。

  毫无疑问,这些抱怨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正因其“很有道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抱怨职教“断头”一度相当盛行,其中尤以职校“升格”的呼声为最,似乎职业院校如果不“升格”便没法再活下去。这一论调在当今国家倡导构建现代职教体系,打通从中职、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的大环境下,变得特别“主流”。“打通”成为非常时髦和热门的话题,哪个学校(或地区)打得最“通”,谁能轻易通到“本硕博”,便会特别受到追捧。

  中职生可直升本科的政策在各地上演,山东、江苏、海南等省纷纷推出类似政策。上海的政策案例是最有力的说明。毋庸讳言,上海的“3+4”中职本科贯通学制之所以火热,其最引人之处不外乎“3年中职学习期后可直升本科”。“本科”是中国学生和家长孜孜以求的目标,而“直升”和“不用参加高考”更迎合了国人的心理。这样的制度设计,不火才怪!

  然而,如果我们误以为这就寻到了求解职教困境的良方,抓住了中职教育发展的救命稻草,则是大错而特错;倘若再无视“升格”论风行,听任人们沉浸于满足浅层“治标”的盲目欢呼之中,则是非常危险的自欺欺人。

  显然,职业院校的育人质量是我们无法回避、也不应回避的职教发展的真正“短板”。如果不设法补上这一“短板”,而只寄希望于门槛一降再降的“直通”,则很容易把职业教育引向另一条歧路。10多年前,在推进全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浪潮中,我们在短时间内普惠式地“升格”了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现在看来,这些院校的办学实绩显然没有达到国家的预期,甚至在漫无目标中拖了全国高校就业工作的“后腿”。这样的覆辙,自然不应在职教领域重新上演,否则,即便全国的中职都升为高职,高职都升为本科,如果育人质量上不去,职教的声誉得不到修复,最终也无法彻底改变职业教育的生存环境。

  客观来讲,设法为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学历,堪称职校主动改变毕业生就业现状的权宜之计和无奈之举,而且契合国家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大政方针。问题的关键是,作为以育人为己任和主体的职业学校,不能将学历“直通”所带来的优越当作万能的“救命稻草”。我们期待国家,从顶层设计改良公平就业环境,全力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使发展职业教育真正成为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务实之举。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