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温州乐清市正在推广机动车“斑马线礼让行人”,并对主动礼让的司机给予油卡、现金奖励。7月13日从该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目前已有2.9万辆机动车参与这次文明接力活动,当地财政拿出4万多元,用于对司机的油卡、现金奖励。(7月13日浙江在线)
如果一个人做了好事,那么对其进行奖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借此还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做出善举。那么,机动车在斑马线上礼让行人是不是做了一件好事?从公共安全的角度看,的确是一件好事。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就要对此进行奖励,因为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遇到斑马线须减速,若有行人正在通过斑马线应停车礼让。显而易见,“斑马线礼让行人”是驾驶员的一项基本义务,是在驾驶车辆时必须遵守的规则,是须无条件履行的。“斑马线礼让行人”绝非是需要用奖励来彰显其意义的美德。
在现实中,我们的确很容易就将机动车在斑马线上的礼让行为当成是一种美德,因为此种礼让行为太少了,甚至到了“物以稀为贵”的程度,所以才会将义务拔高为美德。这绝非好现象:原本是本分内的事,是依法而为的事,却要通过奖励才去做,这对于文明驾驶没有任何敦促作用,还折损了法律的刚性。
如果是某个市民因为在斑马线受到礼让,想向司机表达谢意并给予奖励,或许无可厚非。但作为政府部门,拿出公共财政来奖励“斑马线礼让行人”并不可取。道理很简单,既然“斑马线礼让行人”是法律的规定,那么不礼让就是违法行为,当地政府完全可以通过交警部门的积极执法,对不礼让者依法处罚,以此来提升整体的交通文明素养。奖励礼让或许也能收到一些效果,但它的存在是对规则的破坏,从长远看,会带来不小的负面作用。
其实,此事所带来的不单单是该不该奖的问题,也能引发人们对于如何维护道路法规,如何形成文明汽车社会的思考。自2013年以来,我国汽车年销量都在2000万辆以上,随着汽车的普及,拥堵、路怒等交通问题更加凸显,这时候,需要管理者和执法者积极作为,严格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规,维护交通规则。只有规则得到彰显,才有底气去倡导更加文明的驾驶素养、更加文明的出行习惯。比如去过杭州的人,都对这座城市的汽车在斑马线普遍礼让行人的现象印象深刻。杭州用了什么招?不是奖励,而是严格按照法律执行,通过加装摄像头等措施进行监控,不礼让者一律依法处罚,久而久之,礼让成为习惯。
杭州的做法很值得其他地方去思考。同时,它也在提示我们:在规则或法律的执行上出了问题,不要总想着从道德上进行引导,而是应及时反省,改进管理方式,拿出执法刚性。
董碧辉:牌子,面子和里子2014-02-17 |
作文里的理想不再高大上?2014-04-09 |
大事小情须较真2014-04-18 |
文 峰:科研经费岂能成为“唐僧肉”2014-08-26 |
我在我思:让法治成为我们共同的信仰系列谈2014-12-23 |
人民日报:医院须常怀悲悯2015-03-12 |
鲁迅文学奖评奖丑闻不断玷污鲁迅2015-07-06 |
杨于泽:强奸案的证据该谁找?2016-01-14 |
【陋室观复】礼,不下庶人2016-05-30 |
【陋室观复】礼,不下庶人2016-05-3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