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云南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其中规定,评议认定不得要求申请认定学生在公开场合陈述申请理由。(11月16日《春城晚报》)
学生为拿到助学金,往往被要求在公开场合陈述申请理由,这被网友称为“比惨大会”。云南要求保护学生隐私,禁开这样的大会,这个规定充满人性化的温度。
长期以来,在学校助学金的认定中,在认定贫困生资格的过程中,为了彰显“公开公平”,要求每位提交申请的学生除了上交贫困认定材料外,还要公开陈述,在同学面前将自己贫困的家境和盘托出。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昆明某大学曾因公开投票选举贫困生比拼“谁更惨”而引起争议。
的确,如今各高校都设有针对贫困生的助学金,但由于“僧多粥少”,到底谁才是最需要的人,成了高校、各个学院及辅导员的头疼事。
在校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高校、辅导员不可能到每一个贫困生的老家去调查他们的家庭实际情况,而学生提交的贫困证明也时有造假案例曝光,如何真实确定学生贫困状况的确存在一定困难。
为了保证助学金公平公正发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学校对此进行把关不可缺少。但贫困也属于人的一种隐私,关乎人格尊严和权益,也需要保护。尤其是贫困学生在成长中遭遇各种压力,普遍存在自卑心理,学校采取“比惨大会”“比穷演讲”等方式来确定实情,无疑是让本已饱受压力的贫困生当众自揭伤疤,不仅有违助学金发放的初衷,也让真正家庭贫困的学生心理很受挫。
贫穷不可耻,但是对穷人的境遇无动于衷甚至取笑就很可耻。贫困生有什么,除了学识就只有尊严了,争的就是那一口不服输的气,把他们的尊严毁掉其实也是在毁掉他们的希望。
甚至,这种方法还可能起到反作用。为了不让家庭隐私暴露在其他人面前,有的贫困生极有可能放弃贫困生认定资格,不参与“比惨大会”;相反,一些家境并不差的大学生,可能不在乎这种尊严,极有可能积极、主动上台“比穷”“诉苦”。
如此一来,得到帮扶的人可能是并非是真正需要帮扶的,反而会漏掉真正的贫困大学生。
贫困生认定一直是一项比较难的工作,追求公平公正当然应该,但完全可以做得更加细腻、更加人性化。
这就需要高校和辅导员多做一些细致的工作,多走访,多在平时观察、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一般来说,绝大多数大学生在校消费状况,是家庭经济状况的直接、真实反映。
而且,大学生相互之间或多或少了解一些家庭经济状况,只要帮扶信息公开透明,畅通举报渠道,就能有效预防不符合条件的学生评上贫困生。
但愿更多地方的高校在贫困生认定过程中,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多些人性化的认定方法,少些简单粗暴的“公平过度”“透明过度”。
傅达林:以个案围观法治中国2014-01-07 |
贾立君:拒考事件折射官僚冷漠2014-01-07 |
王钟的:助学金发放不能成黑箱2014-02-14 |
傅达林:民法典打造私权的百科全书2014-10-30 |
冯慧文:师者“自白”2014-12-25 |
戎国强:术前漫画折射的为医之道2015-01-09 |
新华时评:“罪与罚”之外的教训也要重视2015-04-12 |
从《小兵张嘎》说起:批评就是爱护2015-08-03 |
玉 素:任建宇通过司考,带来怎样的法治启...2015-11-23 |
三顾宁夏固原,习总书记始终心系5000万...2016-07-22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