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中华传统美德的跨文化价值
//m.auribault.com2014-08-08来源:长沙晚报
分享到:更多

  

  彭国华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战略工程。有效推进这项重大工程,需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既立足现实国情,着力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又面向世界各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世界所理解和认同。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努力挖掘和阐明中华传统美德的跨文化价值。

  中华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源泉

  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多次就此发表重要论述。综合来看,习近平同志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大意义的。一方面,他强调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指出:“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另一方面,他进一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到了“两个现代化建设”重要方面和国家长治久安重要思想基础的高度,强调“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在高度重视和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重大意义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的根本和源泉作用,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同时,习近平同志非常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挖掘、阐发与对外传播,对此作出了深刻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他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这为我们传承、弘扬和对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提供了基本遵循。

  着力挖掘与阐发中华传统美德的世界意义

  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独具特色的价值观念。其中的精华部分即中华传统美德,不仅对当代中国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具有跨文化价值和世界性意义。这里选择三个方面的观点,略作阐述。

  “保和利贞、和而不同”的和谐之道。“和”是中华价值观的一个核心概念,《周易》中即有“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之说。“和”不是抹煞差异性的同一,不是同类事物的简单相加,而是在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中寻求动态的平衡和协调。正如《国语·郑语》中所言:“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孔子将“和”的理念贯彻到人伦道德领域,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之用,和为贵”。这种和谐之道经过数千年传承,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并对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众所周知,当代世界文化发展日益多元多样,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强。异质文化间的交流大致有两种趋势:一种是强势文化片面强调自己的优越性,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念来同化其他文化;另一种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在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中实现共同发展。前一种趋势必然导致“文化霸权主义”和“文明的冲突”,显然得不到大多数人认同;而后一种趋势的形成,恰恰可以中华“和”的思想作为价值观基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西方现代性以高扬人的主体性(个体性)和理性为主要标志。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看,这在解构西方中世纪神学价值观独断地位的同时,也促成了世俗价值观的多样化,到了当代更演化为个人主义、工具理性的膨胀和价值观问题上的意见歧出、莫衷一是,其流弊所至已不限于西方。为了重新整合社会价值观念,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互主体性”、“交往合理性”、“商谈伦理学”等诸多概念和范畴。而中华价值观中的恕道,则带有鲜明的“互主体性”特征。恕道不是单纯以主体(个体)为中心来考虑问题,而是强调换位思考,倡导“推己及人”,即你希望他人怎样对待自己,自己也要怎样对待他人;你不希望他人怎样对待自己,自己也不要怎样对待他人。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可以进一步提升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从恕道出发,开展交往、进行“商谈”、形成价值观上的共识和整合就有了基础和前提。就此而论,恕道是中华价值观和传统美德对世界文明的又一贡献。

  “亲亲为大,礼敬为本”的孝道。“孝”在中华价值观和传统美德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做人的根本,正所谓“百善孝为先”、“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孝道有层次之分:底线是“能养”,即能在物质上为父母提供给养,解决其生计问题;其上是“不辱”,即不能歧视或怠慢父母;最高层次是“尊亲”,即敬爱和关心父母。孝道还可以扩展到父母之外的其他老人,即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现在,很多国家已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养老问题日益凸显。解决养老问题,不仅要为老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更要为老人提供情感上的关怀和精神上的慰藉。如果说前者可以部分由政府和社会来承担的话,那么后者则更多地应由亲属尤其是子女来承担。当前一些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老人的生计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由于家庭联系松散、亲情关系淡薄,老人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常常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种种个人疾患和社会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方面,中华价值观和传统美德中的孝道无疑可以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值得推而广之。

  (作者系人民日报理论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室主编、高级编辑)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