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社会改革是更加艰难的剥离
记者付勤//m.auribault.com2014-02-17来源:湖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放在30多年前,相比于单位、组织等概念,社会一词的含义还比较模糊,但现在,“最大限度增强社会发展活力”已是共识。有观点认为,社会改革将成为中国未来改革的突破口。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改革版图中,社会改革居于什么位置?其对中国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何在?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社会学家夏学銮。

  夏学銮 社会学家,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社会改革是为了主动出击

  记者: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我们不断听到这样一个概念:“中国新一轮改革”,从社会角度看,新一轮改革到底新在何处?

  夏学銮:从“社会”的角度看,如果说三十多年前的改革是破除计划经济的束缚为目标的话,那么今天的深化改革,则主要是以促进社会公平为目标。新一轮改革以何为“新”,新就新在有以下几点不同:

  起点不同。三十多年前的那场改革,是在“经济频于崩溃”情况下进行的被迫改革,是被动进行的;今天的改革则是在有了相当经济基础的主动出击,是为了适应新形势而主动为之的变革,拥有更坚实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改革空间。

  目标不同。过去的改革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现在的改革则是为了实现社会公平。

  方法不同。过去的改革,由于缺乏经验,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的改革,当然仍然离不开基层探索,但可以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开展“顶层设计”,有了更高的视野,因此也要适应人民群众更高的要求。

  手段不同。过去的改革往往主要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是强制性的变革;现在的改革则通过各种方式来吸取了更广泛的智慧、建议、经验,更注重听取来自基层的民众诉求,以典型示范等方式来起到带头作用。

  过程不同。过去的改革伴随着大量矛盾与冲突,很多时候必须脱胎换骨,置之死地而后生;现在的改革由于起点、目标手段和过去完全不同,因此可以设想,其过程将相对平稳,但是因为利益阶层的固化,同样需要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三十多年前中国人民可以说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个起跑线就是“穷”,而到今天两极分化日益严重,社会矛盾不断增多,公权越位、贪污腐败的现象也十分严重,原有体制机制所能容纳的生产力空间逐步缩小。三十多年发展中积淀下来的诸多问题,就是新一轮改革中亟待突破的问题。

  结果不同。过去的改革创造了中国的发展奇迹,但因为社会体制改革远远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已渐渐成为发展经济的束缚;现在的改革则以促进民生改善,维护社会公平为主要目标,不断平抑两极分化,继续推动生产力发展,其结果必然是社会和谐、人民幸福。

  社会改革是更加艰难的剥离

  记者:今天的改革所面临的阻碍,与30多年前也完全不同。社会改革要克难攻坚,要敢于啃“硬骨头”,您认为这根骨头“硬”在哪?

  夏学銮:社会体制改革涉及到政府、市场和社会三大部门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说它是比单纯的经济体制改革影响更加深远的社会变革。

  社会体制改革不仅涉及到政企关系,而且涉及到政社关系。经济体制改革解决政府功能对于经济事务的剥离问题,社会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解决政府功能对于社会事务的剥离问题。因为传统上政府管的社会事务比经济事务要多得多,因此这是比第一个剥离更为艰巨、更加复杂的任务。这两种剥离的本质,都是对“官本位”的打破,第二种打破比第一种打破更加困难,因此也更加难能可贵。

  记者:您谈到政府功能与社会事务剥离的问题,新一轮改革方案中也提出理顺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其目标被认为是一种“小政府、大社会”的关系。这样的“小”与“大”,将通过怎样的途径来实现?

  夏学銮: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可以看到,改革举措涵盖多个攻坚领域,透露出的改革信号令人期待,也使得2014年改革的起步与破冰更为重要,它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新一轮改革的信心,群众正拭目以待,政府怎么改,是不是真的改。要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目标,首先就要厘清政府和社会的关系,政府既不能越位,又不能缺位,也不能错位。“三不能”的关键是弄清政府的功能定位,该政府部门管的事情政府决不能不管,不该政府部门管的事情政府不能越俎代庖,要坚决不管,“拿得起、放得下”,“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实现“小政府、大社会”的真正途径。

  社会改革要寻找新的平衡

  记者: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政治经济关系日趋复杂。改革不仅要继续推动生产力发展,还要平衡各种利益关系,这样的全方位变革,怎样才能找准它的平衡点?

  夏学銮:改革不可能使所有的人都同等受益,我们所追求的改革目标是公平。在“统筹兼顾”的基本政策指导下,平衡点将侧重我们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短板”之所在。唯有补齐其短,才能实现真正的平衡。这样的平衡点包括老弱病残等传统民政对象——社会弱势群体、农村失地农民和城市新贫困人群、自谋职业与立志创业者、因自然灾害与家庭变故返贫者等,此外还有平等享受教育等社会公共资源、社会公益事业和医疗救助体系、区域发展等问题。

  中国新一轮社会改革的突破口,首先就在于打破两极分化的利益固化格局。要实现社会公平,最迫切需要实现突破的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分配制度的改革,也是社会改革最大的重点与难点,需要打破僵化的工资制度和固化的利益分配格局。分配制度改革涉及多方面深层次的体制矛盾,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可能实现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公平分配。

  今天的改革如何才能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呢?这取决于今天的改革所要解决的问题上。当前什么问题最影响社会发展?首当其冲就是贫富悬殊、两极分化问题。这个坎要是能迈过去了就马力强劲,迈不过去,“低度民主陷阱”等更严重的社会问题很可能到来。这个问题的解决会极大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未来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