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50天的战斗历程,这是我们的“光谷速度”!-中工评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中工评论

人物

回顾50天的战斗历程,这是我们的“光谷速度”!

2020-04-22 20:26:02  来源: 中国军网

  自2月17日飞赴武汉,到达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开始战“疫”,到院区“清零”,作为医务部医疗助理员,我参与了医院收治、抢救、转送全程。先后与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各辖区病床督导组协调,与12个辖区,15家医院、3个方舱、15家养老院、7家福利院对接,创造了最大单日收治217例的记录。按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不讲条件、不打折扣的要求,我们收治了大批量养老院、福利院等机构老年患者95名,平均年龄80.2岁。

  2.19 星期三

  接收首日——“0”的突破

  经过几天的忙碌,妇幼光谷院区达到收治患者标准。按照指示:今日先由感染一科、二科开始收治病人。上午前往武汉市指挥部和喻主任对接,商议接收病人情况,拟接收60-70名病人。

  收治情况:第一批第一车15:36到达,共收治55名病人,年龄最大91岁,最小13岁。感染一科收治25人、感染二科收治30人。

  2.21 星期五

  批量接收 多方协调

  中国军网讯 今日全部感染科室均要接收病人,所有科室全部展开收治病人工作。

  我紧急协调医工科主任,与省妇幼保健院本部协调,分三批次紧急从本部院区调集病床,保障了科室能够及时开诊。

  为大量接收病人,我及时沟通各科室,并与7个辖区对接,接收到14批次名单,边接收名单,边制作接收方案。手拿两个对讲机,分别与接诊中心、临床十四个科室沟通病人收治问题;拿着两个手机,分别与地方政府沟通转运患者车辆装载患者数量及到达时间,同时告知医务部朱助理制作接收患者信息表格……这时恨不得自己能成为“天线宝宝”,多带天线,多方位同时接收信息。

  今日共接收患者217人,年龄最大94岁,60人考虑为重型,22:30分接收完毕。

  3.07 星期六

  紧急抢救 惊心动魄

  58岁的患者赵先生,10天前因发热、肺部感染入院,基础疾病多且重:肺腺癌伴脑转移、高血压、脑梗死、甲减、电解质紊乱等。

  经积极治疗、完善检查、专家会诊后,我们协调完成转院事宜。下午4时,患者病情突然恶化,氧饱急剧降低,急需气管插管。

  插管组与科主任、护士长及骨干立即密切配合,紧张有序地进行气管插管、复苏等救治措施,历时近5小时终于将患者从濒死状态挽回。抢救期间,我们同步多方协调,于23:20分由科室医护陪同将患者转院做进一步抢救。

  回顾50天的战斗历程感慨万千,愿疫情早日结束,少一些瘟疫肆虐,多一些岁月静好!

编辑: 王晓超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人物

  • 回顾50天的战斗历程,这是我们的“光谷速度”!

    自2月17日飞赴武汉,到达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开始战“疫”,到院区“清零”,作为医务部医疗助理员经过几天的忙碌,妇幼光谷院区达到收治患者标准。按照指示:今日先由感染一科、二科开始收治病人。上午前往武汉市指挥部和喻主任对接,商议接收病人情况,拟接收60-70名病人。

  • 画笔绘就医患情

    “护目镜必须戴好!”“洗手后必须戴手套!”……不久前,一段视频走红网络,主人公是火神山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护士长陈静。

  • 武汉战疫丨 在ICU,我们是用十二分的努力救治危重患者

    经过近三个月的艰苦鏖战,我们圆满完成确诊患者医疗救治任务,陆续离开武汉完成回撤。回想起参加抗疫的点点滴滴狭路相逢勇者胜,越是艰险越向前。我们到达武汉泰康同济医院后,抓紧一切时间建成战时传染ICU病房,其中辛苦艰难可想而知。但大家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硬是完成了任务。

  • 青春勇担当!这些高校志愿者,成为抗疫战场上的亮丽风景线

    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鼓舞了全国的青年学子,各高校以“@大接龙”方式,掀起了全国范围内联学接力、互动分享的学习热潮。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