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张海英:面对互联网诊疗浪潮,该疏还是堵
//m.auribault.com2015-04-14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互联网时代,很多人都已经习惯了通过网络解决很多问题,包括看病找医生。在线辅助问诊是否合法?对此,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表示:互联网上涉及医学诊断治疗是不允许开展的,只能做健康方面的咨询。

  虽然主管部门“不允许”,但互联网诊治早就存在,不仅存在于PC互联网上,而且存在于移动互联网(即手机)上,不少机构名义上提供在线咨询,实际上是在提供诊断等服务。目前,互联网医疗可以说鱼龙混杂,不少患者在网上诊治病情后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加重。因此,会为主管部门的“不允许”叫好。

  但也有人会对“不允许”发出质疑。其一,针对早已存在的互联网医疗乱象,仅靠一句简单的“不允许”就能解决问题吗?如果不主动治理这方面乱象,必然会损害患者的利益,同时给公众的印象是不作为,也会影响卫生部门形象。尽管治理互联网医疗乱象比治理线下医疗乱象难度更大,但必须下决心去治理。

  其二,面对汹涌而来的互联网诊治,仅靠“不允许”或者仅靠“堵”能解决问题吗?即使以实际行动去查处恐怕也是“堵”不住的,因为互联网诊治虽然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远程诊断难以对患者病情做出全面准确的判断,但不等于互联网诊治没有任何优点,没有“用武之地”。

  例如,广东省医师协会会长林曙光最近就表示,“互联网医疗就是把互联网和医疗结合起来,‘互联网医疗’具有打破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专业化分工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特点,为心血管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机遇。”也就是说,互联网诊治是有存在必要的,问题是如何进行规范。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移动医疗应用监管指南》,对互联网医疗应用进行风险评估和重点监管,并对互联网医疗企业的准入审批、经营范围等做出标准化要求。手机等移动平台在一定情况下可作为医疗设备使用,允许医疗保健人员通过网络平台查看医疗图片做出具体诊断等。

  虽然我国也有《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规,但据说未涉及互联网医疗行业。因此,有必要对互联网诊治打开一扇“窗”,借鉴其他国家管理经验,允许一部分疾病通过互联网诊治,允许一部分有资质的医疗专业机构从事互联网诊治工作。同时,对未经允许的互联网诊治进行坚决治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