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社评-正文
但愿比特币不会酿成“经典”的资产泡沫
//m.auribault.com2013-12-0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对比特币价格的暴涨,投资者需要警惕:一、科技创新的进步,会不会最终埋葬比特币这样的产品?二、任何事物暴涨暴跌的背后,都逃不过泡沫的因素,再创新的事物也要接受经济规律本身的制约。

    12月2日,在号称中国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比特币中国”网站上,当天比特币的交易价格为6119.86元,而此前一天,比特币的交易价格达到了历史最高点7395.00元。一天跌掉超过17%的市值,比特币如同它的突然崛起一样,令人心惊。要知道,一个月前的11月3日,它的价格仅仅是1277.06元,再往前追,今年初时,其价格仅为百元左右。

    比特币的诞生基于一套密码编码、通过复杂算法而产生,可以通过任意一台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实现全球范围的流通,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购买、出售或收取比特币。但其先天属性决定比特币会越来越少,其上限在2100万枚左右。因其稀缺性、并逐渐实现的可兑现性、可交易性和互联网支付(特别是小额微支付)成本极低的特性,比特币正演变为拥有实际价格的虚拟数字资产。

    2013年是比特币最疯狂的一年,人们为它标上众多标签,如“非国家货币”、“虚拟货币”、“具有历史革命意义的货币支付手段”等。这都加大了投资者对其的关注。不论是历史上有名的荷兰郁金香泡沫,还是中国人经历过的君子兰泡沫,任何事物一旦具有资产的特性,具有了炒作的题材,投资者和投机者就不会轻言放过。

    问题在于,比特币的疯狂,正在将中国卷入其中。有数据称,中国资本正成为比特币行情高涨的推波助澜者,最高时中国买家占据全球比特币市场交易总量的30%.

    中国投资客对比特币的疯狂,沿袭了近些年来投资的一贯风格,不论是全球各地的房子,还是黄金、珠宝和艺术品。而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与中国近些年来的市场走向有很大关系。

    其一,继股市大涨暴跌之后,房市价格又不断高涨,投资收益超过劳动收入对很多人来说成为现实,加重了人们对投资收益的预期;其二,居民收入不断增长的同时,资产如何保值增值成为很多人操心的事;其三,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投资和资本运营之类的虚拟经济的兴趣大过实体经济。

    在中国市场比特币的行情火爆,意味着持续多年的市场投资、投机心态并没有太大改变。而这正是本届政府提出的加快中国经济转型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于比特币价格是否合理,有人用“国会山托儿合作社危机”的故事做了解释。该故事说,有150对在美国国会山上班的人,为了父妇双方拥有自己的生活,相约互相照看孩子,并建立了一个合作组织,印发了“保姆券”,每张券对应一小时照看孩子的服务。外出的家长把孩子交付他人照顾,支付“保姆券”。不外出的家长以照顾别人孩子的方式获得“保姆券”。但很快,问题出现了,首先,空闲时间较多的夫妇囤积了一些保姆券,由于“保姆券”数量固定,有人囤积,有人的券却会减少。“保姆券”减少的人,只能被迫减少外出次数,也开始努力照看别人的小孩,来赚富余的券。这导致最后市场上能够流通的“保姆券”越来越少。如果可以用真实货币交换的话,囤积“保姆券”的人会发现券越来越贵,这将导致进一步的囤积。由此,其实际能够作为看护孩子交换的作用却越来越小。

    目前的比特币与“保姆券”有很多类似之处,当其因投资功能导致价格越来越高时,在互联网产品上的支付功能就会受到相应影响。换句话说,其作为货币的实用功能,与其作为投资品的溢价特征会产生冲突。历史经验证明,投资品的实用性降低,价格却越来越高时,往往意味着其泡沫越来越大。

    互联网是一个不断创造奇迹的地方,但对其风险的预判则考验着公众理性。对比特币价格的暴涨,投资者需要警惕:一、科技创新的进步,会不会最终埋葬比特币这样的产品?二、任何事物暴涨暴跌的背后,都逃不过泡沫的因素,再创新的事物也要接受经济规律本身的制约。但愿疯狂的比特币不会酿成又一出可以载入经济学史的资产泡沫事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