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区
//m.auribault.com2014-04-16来源: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省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把这一重大战略机遇转变成河北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的实际成效,需要我们发挥比较优势、提升对接承接能力,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区,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深化共识,充分认识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区的重要意义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区,在推动我省转型升级、绿色崛起中具有重要的牵引、带动和支撑作用。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区,重点是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优势资源、商务成本等综合优势,在自主发展的基础上,借力借势京津产业和优质要素,在较短的时间内,通过对接承接京津非核心功能和产业转移,优化区域产业空间布局,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市场一体化,形成若干个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和农业高效发展的增长极。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区,是优化京津冀产业布局、推进区域协同发展上水平的需要。产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长期以来,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不尽如人意,产业同构性、同质化问题突出,发展定位雷同,产业链条重叠。形成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分制,产业定位趋同,缺乏合理的分工布局。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三地重新定位,各地产业发展的方向日渐清晰。就河北而言,明确自身比较优势,积极打造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区,为疏解北京人口密集产业提供承接载体平台,为天津先进制造、现代物流和服务业发展提供支撑,在促进自身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有利于推动京津冀产业布局优化、要素自由有序流动,有利于从根本上实现各区域在产业上的合理分工,有利于提升京津冀区域的综合国际竞争力。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区,是河北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需要。当前,我省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产业发展的重型化、低度化、低附加值特征明显。突出表现在:一产、二产比重偏高,工业重型化,三产增长缓慢、占比偏低。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较低,现代物流、研发设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规模不大,文化创意、动漫产业、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快,严重影响着我省产业规模、素质和质量的提高。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我省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区,就是针对上述矛盾和问题,在自主发展的基础上,借力京津特别是北京的优质人才资源、先进适用科学技术和资本富集优势,全面降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发展的成本,推动传统优势产业改造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区,是推进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建设山清水秀的河北的需要。治理大气污染,建设山清水秀的河北,重点是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三高一低”新增产能。近年来,我省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力度空前,单位GDP能耗明显下降,但由于产业基础限制,能耗总水平依然较高。为化解过剩产能,省委提出大力推进“6643”工程,到2017年压减6000万吨钢铁、6000万吨水泥、4000万吨煤、3000万标准重量箱平板玻璃。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区,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倒逼提升机制,转变过度依赖能源资源的产业发展方式,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条件,有利于降低我省在产业转型过程中出现“断崖”风险,有助于工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治理“双重”目标加快实现。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区,是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需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承接产业需要高水平高质量的平台载体,需要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2013年,河北城镇化率为48.1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61个百分点,城镇化质量、城市布局、城市承载能力等均有待进一步提高。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区,需要坚持产城互动、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推动产业向园区聚集,园区向城镇聚集;需要围绕京津产业转移需求,进一步明确各地、各园区的承接功能定位,加快现有园区平台的承接承载能力建设,以吸引更多京津转出产业和更多京津优秀人才来冀发展。这些都有助于推动我省城镇化质量和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提升,促进工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

  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区的思路与建议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以改革创新的办法,从体制机制入手,突破行政分割、市场壁垒的束缚,抓住关键和薄弱环节,力争尽快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作用互补、利益相容的体制机制。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区,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切入点,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加强协调,健全对接承接机制。一是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国家层面应尽早成立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三地建立常态化的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信息沟通和需求对接。我省要建立健全各地市对接承接协调决策及实施机制,形成稳定的协同议事、协商决策、落实督导机制,确保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效化推进。二是规划先行。加快制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分区规划,加快调整完善河北城镇布局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发展规划。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功能定位,我省省内规划要打破行政界限,根据比较优势明确承接功能分工,引导鼓励各市跨行政区联合攻关,实现省内协同,避免无谓竞争和内耗。三是健全利益补偿和共享机制。按照对等交易、充分补偿原则,健全区域生态环境治理利益补偿机制。同时,要确立利益共享机制。区域协作所产生的利益,相关各方有权合理分享。

  面向京津产业转移需求,提升园区平台承载能力。实现承接,重在平台载体建设。河北要围绕承接京津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需求,搭建协同发展的载体和平台。一是建立三方合作的产业链条,形成研发设计在首都、孵化转化在周边、大规模产业化在辐射圈的产业发展圈层结构,打造一批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竞争力强的产业链条与创新链条。二是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园区等,使首都周边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密集区。三是集中力量办好现有园区,选择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的开发区和高新区,争取进入国字号行列。四是建立健全信息沟通与发布机制,搭建协同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将京津冀三方的政府网有效链接起来,增加协同发展专项,形成服务首都经济圈大区域的政策咨询、公共服务、科技创新服务、统计分析综合信息平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信息基础支撑。五要建立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的生态环境治理合作体系,形成联防联控环境治理与改善机制。六是充分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在“要素——企业——产业——城市群——城市共同体”等各个层面培育相应的商会、联盟、协会等市场组织,发挥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借力京津人才、科技优势,优化提升要素禀赋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取决于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河北的产业结构是由自身资源禀赋结构决定的。在京津冀三方中,我省的资源禀赋结构处于较低层次,科技水平低、科技资源少、人才总量不足一直是制约河北产业结构升级的瓶颈。因此,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优化提升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结构。借力京津高层次发展资源,是河北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区的关键。一是强化借力借势意识,构建人才、科技交流平台。编制并定期发布《河北省紧缺人才引进目录》,建立“京津高层次人才服务网”和高层次人才信息库、专利成果库、高新技术库,掌握高层次人才信息。充分发挥京津冀招才引智大会等人才、科技成果交流平台的作用,通过科技合作、人才交流、创业大赛、展览展示等活动,吸引京津乃至国内外高层次人才、科研院所和企业来冀发展。二是深化对接合作,健全京津冀人才合作长效机制。鼓励和支持京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采取技术咨询、技术入股、科研攻关等形式与我省合作,增强对京津科技人才的吸附能力。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引才理念,建立柔性人才引进机制,使京津乃至全国的“候鸟型”、“钟点型”、“远程型”兼职高级人才为我所用。三是建立京津冀人才合作保障机制。要继续推进《京津冀区域人才合作框架协议书》相关措施的实施,推动联席会议机制持续高效运行。提高三省市人才合作层次,由省委相关部门牵头与京津沟通协调,解决三地人才的错位发展、政策协调以及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等问题,巩固和扩大京津冀人才合作的成果成效。四是构建务实优质的人才服务体系。设立专门机构、开设服务窗口,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优质服务,在人才跨区域流动与合作中切实做好职称、就业、社保、退休等政策衔接工作,保证人才引得来、用得上、留得住。

  对标京津深化改革,全面优化发展环境。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区,有赖于优质要素、先进产业的聚集和发展。能不能把京津及国内外的优质产业和先进要素引进来、留得住,实现对接承接、发展壮大,发展环境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增强优化发展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向京津对标看齐,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全力提升行政效能,以更好更优的服务提升环境吸引力。一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务环境。继续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各项政策举措,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切实降低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成本,以服务型政府、法治型政府建设的成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和民间资本的活力。二要突破利益藩篱,优化市场环境。市场一体化是京津冀商品和生产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承接的基础条件。要打破市场分割、区域封锁,打破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壁垒,促进商品和各种生产要素在统一的市场中自由流动。三要加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优化硬件环境。应以满足京津冀共同需求为目的,全面推进以交通为重点,包括通信、能源、给排水、环境保护等在内的一系列基础设施,为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区提供有利条件。

  (作者系河北经贸大学校长、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