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实践与思考-正文
武威:大旱之年农民增收的成功“秘诀”
//m.auribault.com2014-01-24来源:甘肃日报
分享到:更多

  

  2013年,是武威市大旱之年,按常理肯定是农民欠收,恰恰相反,武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却大幅度增长,达到7535元,比上年增长22.86%。

  2013年,武威市平均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偏少3成,较上年同期偏少4成,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三个少雨年份,降水量略多于1962年、1991年。六条山水河累计来水量比去年同期来水量少32.2%,较常年同期来水量少30.5%。全市出现了长时间的区域性冬、春、夏、秋连旱,尤其是凉州、古浪达50年一遇的特重干旱。

  若是过去,这样的年份一定会导致“人无口粮畜无草”的不安定局面,可如今已进入2014年1月,武威市社会大局稳定和谐,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家家忙生产,天天有活干,日日有收入。

  在大旱之年农民收入不但不减反而大幅度增长,靠什么,有什么秘诀?近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深入武威市农村,经过对不同类型乡镇情况的了解,同一些村组干部和农户座谈,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一致结论是:市委确定建设的“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发挥了作用,老天不帮忙,主体生产模式帮了大忙。

  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是实现农村小康的核心。增加农民收入有多种渠道,但靠传统的方式,很难有大幅度的超常规增长。武威市推进“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转变发展方式,有效破解了农民增收的难题。全市耕地总面积381万亩,设施农牧业面积59万亩,仅占耕地总面积的15.56%。而去年15.56%的设施农牧业面积为农民提供了60%以上的纯收入。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535元,比上年增长22.86%,比全省平均高2442元。四年,全市设施农牧业由14万亩增加到59万亩,户均达到1.6亩;特色林果业由13.3万亩增加到88.2万亩。

  一

  2010年,武威市委书记火荣贵经过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后,根据武威的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起步阶段、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中耕地持续压减、水资源长期短缺的实际,为持续增加农民收入,火荣贵提出了“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坚持以节水增收为目标,主攻设施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为此,武威市委、市政府把发展设施农牧业放在实施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中谋划实施,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设施农业建设促进农民收入倍增的决议》《武威市设施农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确定为农业的主体生产模式,确定了“211”目标,即到2016年,实现农村户均2亩棚、1亩经济林,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把武威建成国家级设施农牧业示范区。

  推行“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不是火荣贵拍脑袋凭空决策的,是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正确判断市场形势得出的。火荣贵说,坚持种植、养殖和栽植协同发展,提高应对市场能力。日光温室、暖棚养殖可以当年建设、当年收益,让农民见到实效,调动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林果业从栽植到进入盛果期时间较长,但后期投入少、产出期长、效益高。三项协同发展,使农业应对市场能力增强,农民收入稳定。农民一户有一个日光温室、一个暖棚和人均一亩经济林,以集中生产区域搞专业发展,人的食物需求,决定了市场菜价、肉价和果品价格不可能全面同时下跌,农民的年收入就会较为稳定增长。

  民勤县积极实施“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着力培育以日光温室为重点的瓜菜产业,暖棚养殖为重点的现代畜牧业,酿造葡萄、红枣、枸杞为重点的特色林果业,有效破解了农民增收的难题。至去年底,全县累计发展设施农牧业11.63万亩、居住人口户均2.12亩;特色林果业30.97万亩、居住人口人均1.35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29元,比上年增长35.5%。主体生产模式产生的效益初步显现,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主体生产模式的比重逐年上升:2009年人均仅占48元,2012年人均316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4.9%;2013年人均510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3.6%。

  二

  大旱之年农民收入能大幅度增加,靠的是什么?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是实践者,最有发言权:靠的是“设施农牧业+特色林业”主体生产模式,验证了武威市委提出实施的“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是正确的,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的是真金白银。

  天祝县松山镇地处松山滩草原,草原面积92.4万亩,是天祝县主要牧区之一,牧业收入占全镇经济总收入的67%以上。2013年,松山滩草原遇到了五十年不遇的大旱之年,1-5月降水总量为35.1毫米,比上年同期减少70%。天不下雨,无雨则无草。过去遇上这样大旱的年份,牧民们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看着牛羊渡不过“春乏关”而死亡惨重。但去年牧民们却不再望天兴叹,因为家家有养殖暖棚,棚里有羊,心中不慌。过去是有草就养羊,现在是有羊就有草。有羊能卖钱,有钱能买草。同样是干旱之年,同样作为牧民,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松山镇党委书记孙立军给出了答案:近3年来,镇上着力实施“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大力发展以暖棚养殖、舍饲育肥为主的设施畜牧业,不断推进养殖小区规模化建设,使牧民不再靠天吃饭,过上了旱涝保收的好日子,设施农牧业成了农牧民致富增收的聚宝盆。2013年,全镇完成设施农牧业3185亩,占县上下达任务2150亩的148%。累计建成日光温室3363亩,养畜暖棚6341亩,建成养殖小区95个,户均达3.26亩,养羊13.9万只。全镇设施农牧业产值达到了10938万元,人均8500元。仅2013年新建设施农牧业增加产值达到3900余万元,农牧民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松山镇鞍子山村587户2270人,至去年底,已累计建成舍饲暖棚750座,户均养殖暖棚达到1.6座。现在的鞍子山村,牧民们对畜棚建设的热情不低于自家住房的修建。家中有5口人的蒲占开家,建成养畜暖棚3座,去年底全家人均纯收入近万元。蒲占开指着养殖暖棚高兴地说:“这是个好东西,过去政府给补助要我建我不建,现在自已筹资金抢着建。”他介绍道,在最寒冷的冬季,这种屋顶有阳光板的暖棚里的温度也不低,牛羊在这里过冬非常安全,特别是仔畜的成活率很高。同时由于饲草料的补充,成年畜生长快、膘情好、出栏率高、售价也高,虽然减少了牲畜的总量,牧民们的收入反而比以前增加了很多。当地牧民群众采用舍饲和半舍饲方式,培育肉羊育肥户126户,育肥牛羊达到3.8万头只,利用暖棚接羔育幼,使仔畜成活率达到了96.3%。在缓解草畜矛盾的同时,进一步促进了由低产出的传统畜牧业向高效的季节畜牧业转变。

  鞍子山村牧民张世医说,过去遇上这样的大旱之年,人无口粮畜无草,有本事的出外打工,无能耐的死等政府救济。现在好了有暖棚养殖业,旱涝保收。从2011年开始,张世医发展设施牧业,借助政策优势和小额妇女贷款支持,在鞍子山村马圈组投资60余万元修建高标准养殖小区1处进行舍饲育肥,年出栏肉羊4800余只,年收入50余万元。2012年,他联合村上4户养殖大户,注册成立了华牧养殖专业合作社,借助“双联惠农贷款”支持投资80余万元修建种羊繁殖中心1处,每年接羔1200只以上,将带动周边村组畜种改良2万只以上。如今的华牧养殖专业合作社经过几年的扩建,占地面积已达33亩,共建成高标准暖棚43座9000平方米。羊存栏3100余只,年出栏9000余只,年收入90余万元。

1 2 共2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