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江苏省常州市朝阳中学校长殷涛拒绝为成绩优异的女儿小升初择“名校”,而是让女儿进入了自己所在的外来工孩子占大多数的朝阳中学,这让他承受了来自身边人的不少压力,人们都在劝他别拿孩子的前途开玩笑,必须择校去念热点初中,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在作秀。为此,殷涛写了一篇文章《校长的孩子都去择校了,谁会相信我的教育理想》,这篇文章又让他一夜间成为“网红”。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坐而论道了几年教育,一道选择题扔了过来。念初中了,你家孩子怎么上?此题看似简单,实则纠结。”殷涛的文章写出了他内心斗争的过程。的确,身为多年的教育工作者,理所应当对自己的学校有足够的自信,如果一位校长都无法相信自己的学校,让孩子出去择校,谁还会相信你的教育理念?谁还会相信这里的老师?但与此同时,殷涛的文章又折射出当下大多数家长面临的困境——看起来顺理成章的选择却让殷涛犯难,甚至失眠,如果连一位校长都要为自己的孩子要不要择校而纠结,并且承受外界的巨大压力,大多数普通家长又该如何自持?
实际上,对于多数普通家长来说,要不要择校根本不是问题,如何能让孩子挤进一所好学校才是问题。不夸张地说,从孩子来到人世开始,如何为孩子择一所优秀的学校便成为每个家长心头最大的烦心事,理由很简单:进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初中,上不了好初中就上不了好高中,上不了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的话,好工作就可能与你的孩子无缘。在赤裸裸的功利动机的作用下,升学依然是教育的第一块试金石,而这种环环相扣的机制,则让孩子所面临的竞争大大提前,让择校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居于举足轻重的位置。在家长们看来,能否进入一所优质的学校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决定了孩子的未来,这才出现了大批家长找人拉关系,甚至在孩子还没出世的时候就着急物色学区房,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让孩子上“名校”的“奇观”。这种择校“奇观”的背后,是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的局面并未得到根本改善的现实,是素质教育依然举步维艰的无奈。而家长们的心态同时又在助长这一风气——“素质教育说说而已,听听便罢”。所有的人都在择校,你不随大流,耽误了孩子怎么办?于是,在家长们为了把孩子送进“名校”而各显神通的时候,在相互之间攀比炫耀的时候,教育的不公平又在某种程度上被进一步放大。
殷涛践行自己教育理想的做法无疑是值得尊敬的,身为教育工作者,他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冲破世俗的惯性,为更多家长做出榜样。但对于大多数家长而言,目前的现实并未给他们更多选择的自由。实现“不用择校”的理想,依然有赖于教育公平的真正到来。只有当优质的教育资源真正得到均衡分配,当学区房和培优班不再困扰国人,当进城务工人员的孩子能够与富裕家庭的孩子接受同等水平的义务教育,当孩子上了“名校”也不是那么值得炫耀的时候,家长们的择校冲动才会真正被抑制,“校长拒绝择校”才会不再是新闻。
陶崇银:“傍名校”2014-04-14 |
韩 睿:不妨把就业的理想照进现实2014-06-11 |
汤 勇:为孩子上名校下跪太不值2014-08-06 |
梅明蕾:“无用”之学的当下和前景2014-09-24 |
平常心看待公办校长“跳”到民校2016-02-26 |
校长职级制助推教育去行政化2016-03-18 |
实现教育均衡从校长不择校做起2016-09-20 |
“网红校长”的决定让人感动2016-09-20 |
不给孩子择校的校长不该成为网红2016-09-20 |
校长不择校给家长们的启示2016-09-2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