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源于《琵琶记》里的这句话虽说是描述了科举制度下的一种古代社会现象,但引申到当下,其实还是再向教育要成绩。而现在的家长门在固有“盼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单一追求下往往表现的奋不顾身。
虽然这种要求并没错,但还是过多的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了孩子。这种倔强的情绪支配下,往往孩子的个人意愿很难得到回应,一句“为你好”就是挨了一巴掌后的“甜蜜蜜”回答。
然而时间是最好的鉴定师,对了还是错了,终会给你清晰明了的答案。《南方都市报》3月29日的一则报道“香港双非儿童上学困境:赴港读书累,在深难又贵”,把很多家长梦想变鸡肋的现实尴尬拉到了公众的视野。
更有当事人直言,“去香港生孩子,说实话我现在很后悔。”但这种后悔无非是“进退两难”夹缝中的妥协说辞,并不能代表其真实的想法。当初极富冒险精神的她们想当然的认为,在经济更为发达的香港,他们的孩子能获得更优质的教育和更丰厚的福利,从而有更光明的前途。但现状是香港身份丢不掉,深圳户口入不了,孩子不但没有完全融入香港式的教育和生活,而且处于“朝五晚九”的舟车劳顿之中。若细究,当初的“好意”显然结出了“恶果”。
报道称深圳市教育局正研究讨论该问题。但这显然不是一两天能够解决的简单问题。那么在结果出来之前,这种两地观望的心态还能够保证孩子们安然学习吗,显然是个未知数。
换句话说,即便深圳方面能够同意回来落户,两地的教育理念本就不同,尤其是这些小升初的孩子,接受了相当长时间的香港教育,在突然回到内地学校之后的教育衔接都需要一个很长的过渡期。再者是繁体字变回简体字他们如何适应,这恐怕要依赖于家长们引导孩子适应这一切。单靠学校,捉襟见肘的教育资源恐怕难为“无米之炊”。
还有,如果不能够与内地学校的老师学生融洽相处,就很容易造成这些孤独“新生”产生“被遗弃”的可怕思想。
或者说,深圳政府能否接受这些“双非儿童”入户,很大程度上要看如何协调运用各种资源,保证各方有足够妥协的诚意,毕竟这是一个庞大的人群。至于香港方面能否同意他们放弃香港身份,这需要政府层面沟通调解,争取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结果。但家长和学生们也要做好应对各种结果的准备,当地的教育部门也需未雨绸缪,做好接受“双非儿童”的前期准备。比如在这些孩子入学后的“磨合期”提供何种教学方式来引导其适应内地教育模式。
当然如此多的“双非儿童”也不可能一次全部接受,分几个批次,那种情况优先考虑,那种情况推迟,都应该有一个严格详细的计划表。比如公立学校能够承担多少教育名额,私立学校又能接受多少,都应该考虑到,难免出现无学上的尴尬。
现实尴尬就是对冲动最好的惩罚,然而此时谴责家长们的集体盲目性确实不合时宜,但是这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警醒,我们口口声声的“为了孩子”究竟有几分对?以家长自我意志主导的家庭教育理念下成长的孩子,有多少“成龙成凤”了呢?
对孩子不能束之高阁,也不能刻意约束。家庭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足以比肩学校教育,偏颇一方都会造成孩子成长教育的失衡。
但愿这声警钟敲响的不是太迟。
杨 旭:抛弃粗暴的对峙思维2012-02-03 |
冯海宁:必须让“歧视”彻底从社会走开2012-02-06 |
语出今人2012-02-08 |
付小为:赴外分娩的自由和当局认同的危机2012-02-09 |
肖 擎:法律与社会的张力2012-02-13 |
谢昱航:用脚投票改变不了“本地人”歧视2012-05-25 |
谢昱航:用脚投票改变不了“本地人”歧视2012-05-25 |
付 琼:赴美生子,曲线移民“美不美”?2013-11-15 |
一泡尿引发的“口水战”2014-04-23 |
听你说2016-03-30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