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根在“熊家教”
何旭
//m.auribault.com
2016-03-01
来源: 中国江西网
分享到: | 更多 |
贵州一辆停放在路边的轿车失火,消防官兵接警后将火扑灭,但车体已被烧成空壳。经查,起火原因是2个熊孩子将鞭炮点燃后扔进没有关车窗的车里,幸亏未造成人员伤亡。(2月29日时代商报)
从教育学分析,“熊孩子”的年龄一般在5到12岁之间,他们有着极大的好奇心、破坏力和充足的时间,他们无厘头的要求往往弄的你不耐烦乃至抓狂。像新闻中的2名“熊孩子”,他们乱扔鞭炮所造成的破坏,已经远远超出了控制的范围。
其实,熊孩子又何止只有这几个?翻阅新闻报道,熊孩子做的“熊事”历历在目:媒体报道的那些在文物古迹上爬上爬下、在游人密布的地方随地大小便、在供人观看的景点上蹦跳,在长城、故宫等处各种不文明的行为不胜枚举。究其原因,孩子固然是有错,“熊孩子”身后的父母,他们不应该无动于衷。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在许多公开场合,我们都能看到这样一群父母。面对自己孩子的不良行为,他们不仅不制止,反而“添油加醋”。这样的教育方式培养出的只能是“熊孩子”。
古语云:子不教,父之过。也有人说,一位伟大的父母胜过一百位优秀的校长,这虽然有点夸张,但也确实道出了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家教的缺失,在给社会带来公害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孩子推向极端危险境地,家长的不作为,直接后果却由小孩承担,家长的责任在哪?因此,要想制止这些熊孩子的行为,不仅是要对这几个熊孩子批评教育,要其监护人赔偿经济损失这么简单,应该以此为戒,大力宣传素质教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的小事做起,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面对熊孩子的惹祸,该反思不光是家长,学校、社会也应该有所行动。各方担负起相应的教育责任,不要让孩子的无知和好奇心,成为我们社会之殇。
编辑:张苇柠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