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5月28日,为黄山复名徽州疾呼18年的著名作家李辉亮相合肥一家书店,举行“为何呼吁恢复徽州地名——文化传承与今天的我们”主题讲座。“当年徽州改黄山有一定合理性,也符合当年实际需要。”作为黄山市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年逾七旬的黄山市首任市长崔之康现场讲述了黄山市成立缘由,并响应李辉:“考虑到文化的正本清源,现在是改回来的时候了。”
真可谓,地名是个筐,怎么需要怎么装。作为曾经的见证者和亲历人,甚至包括当初的决策者和实施人,对于将徽州更为黄州,都有基于发展旅游和宣传地方的“必要性”的认同;如今,以文化传承的需要,又对恢复原地名而奔走呼吁,大有“不得不恢复”的必然性。此一时,彼一时,更名也好,恢复也罢,地名俨然成了被任意打扮的小姑娘。只是,打扮者兴高采烈 ,可否考虑到被打扮者的感受?
地名是死的,而人的感情是活的。改来改去,难免让人有一地鸡毛之感。一次地名的更换,其付出的代价,远比想象中严重。除了历史传承下,地名本身的文化价值外,还有更换门牌、户口本、印盖、吊牌等显性成本,少者几百万,多则数千万元甚至上亿计。更重要的是,更换地名带来的户籍之变,势必成为一种扰民工程。在大家好不容易排队把户籍、房产等名字更过来之后,又得再一次经受更名后的折腾。
同时,在部分地方的更名过程中,由于没有尊重公众的意愿,仅凭“专家说”或者“官员定”,就轻易实施,结果遭到公众的极大反对,并由此折损了政府公信。现在又把地名更回来,固然有正本清源或者拨乱反正之意,不过其有无必要性,同时需要用发展和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毕竟,一些新地名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宣传之后,也已形成了自身的品牌誉度,若是更回未能发挥更大的作用,那么保持现状才是最优选择。
更何况,一地之名也并非固定不变,很多地名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已然发生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现在的地名也不过是众多地名中的一个,也是历史进程中的构成之一。现在发生的,其实就是未来的历史。今天的新地名,也会成为未来的老地名。既然已然“错更地名”,不如“将错就错”让其得到延续与发展。只是,这一切都是基于假设下的推论,问题是,这些都要以经过民意测评和程序把关作为前提。
一地之名,关乎于当地所有人的共同利益。为了避免其随意性,就必须确保其程序的公平,尤其要以尊重地方民意作为基础条件。若是民意有着强烈的要求与愿望,那么更名才有坚实的基础保障。显而易见的是,作为具有深厚底蕴和民间情感基础的地名,在民意的把关之下,必然不会随意变革,更不会成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游戏。如此随意的更名,本就是程序缺失之下的恶果。当初光鲜的口号,在今天看来不过是一个借口,而祭起更加光鲜的名号,注定难以服人。因为没有程序公平的保障,在下一次,依然会用另一个更动听的名义进行变更,改来改去也早让政府公信变得荡然无存。
尊重程序比改回地名更为重要,唯有这样,才能避免地名变更的不确定性,也不会产生变来变去的反复。地名变更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必然综合考虑各因素,基于旅游之名也好,出于文化传承也罢,关键在于要做到“以人为本”。只有当人的意愿得到了最大的尊重,人的情感得到了最大的保证,那么更名才不会让人纠结不堪。
瞿长福:农业品牌培育没有捷径可走2015-07-15 |
堂吉伟德:屠宰场更名还应体现对客观的尊重2015-07-22 |
城市文化保护启蒙课2016-02-04 |
消除司法系统内信访2016-03-02 |
权力美学下的奇葩地名2016-03-24 |
改地名也要有法可依2016-03-24 |
规范地名呵护文化基因2016-03-24 |
黄山是否更名徽州,不妨听听当地民众怎么2016-04-15 |
黄山还是徽州,谁说了算2016-04-15 |
折腾完“徽州”,别再折腾“黄山”了2016-06-0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