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工人日报社评-正文
不可思议的“环保”实则是生态造假
蒋菡
//m.auribault.com 2016-08-12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改善大气环境不能以破坏植物生存环境为代价,保护生态同样需要兼顾经济发展和民生诉求,有关部门要有大刀阔斧的决心,也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

  据《新京报》报道,8月8日,有网友爆料称,河南商丘用水泥浇灌树根来抑制空气浮尘,并配有9张照片。该市市委宣传部8月10日通报称: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为减少黄土裸露,该市梁园区对破损严重的人行道实施硬化,但由于监管不到位,部分人行道树池也被一体硬化。事发后已责令整改,且有4名涉事官员被处分。

  “水泥封树”看似小事一桩,其图片之所以在网上疯传,主要因为其违背常识的荒诞,如同几年前某地给荒山涂绿漆事件一样,以不可思议的“环保”方式挑战着公众的神经。山看起来绿了,实则是一种与环保无关的生态造假;用水泥封住了黄土,却也封住了树根获取水分的通道。即便如官方所说“招用的社会施工队没有按照要求施工”,意即是“外面人”干的,但“上面人”一样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工程外包无可厚非,但有关部门必须明确要求、监管到位,才能保证改善环境的初衷得以实现。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保的重视,以及公众对环境问题关切度的提升,地方政府的环保压力与日俱增,环保工作力度则在不断加大。以河南为例,7月初,该省召开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动员会议,18个市长立下治理大气污染的“军令状”。8月5日,河南省住建厅公布《城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及道路扬尘污染防治标准》,对扬尘治理的主体责任、监管范围、控制措施等都做了明确规定。而截至7月底,该省共查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问题204起,累计问责389人。可以说,当下很多地方改善大气污染防治严峻形势的决心不可谓不大,但具体到执行层面,还需要相关人员更科学、更严谨、更负责任,不然恐怕还会闹出更多“欲速则不达”的笑话来。

  环保是个技术活,不能简单粗暴,否则即便初衷良善,也未必能收到预想的效果。其实,防止黄土裸露有简单易行的办法,用树皮、鹅卵石遮盖都可以起到既防尘又美观的效果。至于一些采石场遗留下的山崖,植物确实很难生长,但涂漆只是做表面文章,在岩石上喷洒含有草籽的泥浆,或在岩石上覆膜后再种植物,都是让荒山真正绿起来可供选择的方案。这些都需要有关部门问计于民、科学决策,而非盲目地“拍脑袋”。

  环保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程,不能急功近利,需要尊重客观规律,大干快上的结果往往只能适得其反。环境问题并非一天之内形成,解决环境问题既需要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又不能完全寄望于毕其功于一役。类似给荒山涂漆的做法看似立竿见影,实则对于环境改善毫无帮助,甚至会帮倒忙。精心培育植被,从根本上改变荒山面貌,虽非一朝一夕之功,却是必须要过的“坎儿”。切实有效地改善环境,有关部门要有大刀阔斧的决心,也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

  环保还是个需要统筹兼顾的工作。如果仅仅抱着应付了事的念头,不做长远考虑、综合考量,那么很可能出现“顾头不顾腚”的现象。“水泥封树”虽然可以封住黄土,但如果大树因此死亡,城市又该失去多少净化空气的“绿肺”?改善大气环境不能以破坏植物生存环境为代价,保护生态同样需要兼顾经济发展和民生诉求。最近,有报道称山西蒲县开展“封山禁牧专项整治行动”,严禁任何人在野外放牧山羊,否则限期变卖处理。有农民把两年前就已价值9万多元的羊,以两万多元的价格贱卖了。为保护生态封山禁牧很有必要,却不是一禁了之那么简单,牧民利益同样不能忽视,有关方面理应对其生活保障做出相应政策安排。要想让环保政策顺利落地并持久发挥效应,就应在政策制定之初,最大程度地兼顾各方利益。

  做环保工作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埋头蛮干。改善环境不太可能凭借“洪荒之力”一蹴而就,需要有关部门在下大决心的同时,秉持科学态度、专业精神、责任意识,扎扎实实推进。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