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文旅消费驶向“春天”-中工财经-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财经

消费

浙江文旅消费驶向“春天”

2020-12-14 10:32:45  来源: 浙江日报

  发掘新需求 走向“大循环”

  浙江文旅消费驶向“春天”

  黄丽丽 付丽萍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当白天的忙碌暂告段落,浙江夜晚的精彩刚刚开始:夜场购物、夜市打卡、网红灯光秀,还有让人分身乏术的夜间演出,城市的魅力让人享之不尽。就连广袤的乡村,也“吃住行游购娱”一应俱全,让人流连忘返。

  随着夜间消费等新消费、新需求的进一步释放,浙江进入了“白+黑”全天候消费模式,浙江文旅迎来了回暖复苏的“春天”: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在建文旅项目共有2753个,总投资1.94万亿元,目前实际完成投资2020.07亿元,按照年初确定的2000亿元投资目标,全省完成率为101%。文化和旅游业这个被看作经济领域的“轻骑兵”,如今俨然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军”,融入“国内大循环”格局。

温州夜经济火热

文商旅融合,

  越“夜”越精彩

  19∶30,伴随着冬日的微微江风,“良辰号”在瓯江鸣笛启航,途经海港大厦、鹿港大厦、瓯越大桥等温州地标性建筑。同一时间,温瑞塘河上,一艘古色古香的画舫从白鹿洲公园游船码头出发,沿途观赏实景演出的“塘河夜画”。

  随着温州“瓯江夜游”“塘河夜画”等夜游项目崭露头角,温州的夜晚变得更加活跃、有戏,引来不少游客乘船观赏沿线夜景……这是当前浙江夜游经济的缩影。今年8月,浙江省在温州召开国内首次全省夜间文旅消费工作推进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在会上指出:“18∶00~22∶00是旅游消费的高峰期,92.4%的游客有过夜游的体验需求。做大夜间消费新增量,着力提升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在文化和旅游消费中的综合贡献度,可以为我省文化和旅游消费扩容提质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浙江作为经济发展水平高、商旅文体资源丰富、居民消费能力强、夜间消费潜力巨大的省份,在推进夜间经济发展中先行先试,走在前列。今年初,浙江省出台了《关于开展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工作的通知》,确定了温州、湖州、嘉兴、衢州、绍兴等5个设区市,余杭区等18个县(市、区)为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通过3年努力,在全省创建5个左右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20个左右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建设一批以景区景点、文博场馆、特色小镇、商业街区等为依托的各具特色的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打造一批夜间文旅消费放心品牌,形成与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相匹配的夜间文旅消费新体系。

  放眼浙江,“塘河夜画”“夜游西塘”“城中里巷”“鲁家峙童世界”“夜鲁镇”……各类夜间文旅消费项目,激活了城市夜经济,成为刺激内需、拉动消费的有效抓手。

  杭州宋城以“白天景区游玩、晚上看《宋城千古情》”的模式形成了夜间文旅消费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据统计,《宋城千古情》开演至今累计演出26000余场,票房收入超百亿元;横店影视城以旅游演艺秀为载体,打造沉浸式夜游主题公园,形成了游客白天在影视拍摄基地内体验影视文化,夜间在梦幻谷游乐、看秀的“二日游”成熟线路,每年为横店增加数百万人次的游客量;还有以历史文化街区为依托,特色餐饮一条街的杭州河坊街夜游等。一个个夜间消费新模式,成为彰显城市竞争力的新名片。

  夜游的人气不只是在城市。依托浙江美丽乡村多年建设成果,全省各地涌现出露营烧烤、夜行夜骑、乡野酒吧等乡村新“夜”态,吸引越来越多游客过夜停留。

  安吉县报福镇从7月下旬持续至8月底的啤酒音乐节,融合多元夜间消费,带火当地夜经济;永嘉县在发展乡村夜经济的过程中,提炼出“SONG”文化概念,做足宋文化和音乐赋能文章,今年夏天,百支乐团、千首原创歌曲在楠溪江星巢音乐营演出,绽放了属于它们的光芒……

  今年以来,浙江省推出了12条美丽乡村夜经济精品线,永嘉楠溪江滩地古镇、安吉蔓塘里大地之光、嘉善“梦里水乡·乡伴西塘”、莲都古堰画乡等榜上有名。接下来,浙江将进一步升级温州“塘河夜画”、绍兴“水城夜游”、钱塘江游轮等项目,着力打造夜游经济休闲带和产业带,带动夜游全域化,在夜间经济竞争中实现城市突围。

发力双循环,

  按下“复苏”键

  中央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扩内需促消费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文旅消费作为疫情防控新常态下的消费热点,正为以消费引领的内循环提供更多的发展新动能和弹性增长空间。

  今年3月,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等10部门印发了《关于尽快恢复振兴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 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提出了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保障措施和评价体系。在该《意见》的指导下,省、市、县三级联动,发放“10亿元文旅消费券”和“1亿元大红包”,推出了系列提升文旅消费的举措:

  金华制订出台多个扶持政策,发放1.24亿元文旅消费券、8000余套惠民卡,让利近亿元;丽水打出了财政资金支持、减轻企业负担、加大宣传营销、提振行业信心等“组合拳”,助推文旅复苏;衢州出台抗疫扶企“衢十条”,快速调整大文旅、大科创、大三农、大商贸“四大专项”政策,全力帮扶企业渡过难关……

  在省级层面,除了及时下发《关于做好文化和旅游企业复工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全力支持文化和旅游企业战胜疫情稳定发展的通知》等文件,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省总工会发出“浙江人游浙江”、省内疗休养倡议,启动“春和景明·绿水青山健康行”、“暑”浙里好玩、“夜间文旅消费季”等浙江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等重要文旅展会,推出了“百县千碗”美食游、“百县千景”生态游、“百县千村”乡村游、“百县千网”云上游等“八百八千”系列文旅系列产品。

  “诗画浙江·百县千碗”是新时代浙江文化和旅游的一张“金名片”。2018年启动以来,评定了1088道美食菜品,认定了263家“百县千碗”体验店,召开了全省“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工作推进会,形成一张美食地图、定制一套小程序、成立一支专业团队、编印一本美食书籍、搭建一个立体宣传平台,掀起了一股“享”美食的消费热潮,带动了全省文化和旅游消费升级。

  “立足长三角地理优势,开发周边的、近程的‘错峰游’‘健康游’‘亲子游’等旅游产品,可以不断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出行需要。”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尽可能满足长三角消费市场,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还举办了2020长三角乡村文旅创客大会、“百万上海市民游金华”、“追着阳光去台州·百万长三角人游台州”等活动。

  各市文旅消费券发放超20亿元(截至8月底),第四季度又通过飞猪旅行、美团、携程、去哪儿、浙里好玩、好易购、浙报集团“周柚”七大平台,面向全网推出价值5亿元的浙江旅游消费券,积极推动跨省游、引流境内游、回流境外游。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第三季度浙江省旅游接待人次和总收入分别达到去年同期的88%和90%。

编辑: 陈思南

财图

观察

专题

消费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