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美体产品如何用得安全-中工财经-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财经

消费

血压计、减脂仪、隐形眼镜

健康美体产品如何用得安全

2020-10-28 14:50:41  来源: 经济参考报

  “双11”在即,小到隐形眼镜、体温计,大到血压计、减脂仪,这些常用的健康美体产品你加入“购物车”了吗?实际上这些产品都属于医疗器械范畴,人们在购买和使用时容易出现误区,需要学会鉴别产品质量、确保使用安全。由国家药监局主办的“全国医疗器械安全宣传周”25日闭幕,普及安全使用常识,守护公众健康。

血压计等产品要查看注册证号

  河北省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明日星城社区居民陈淑琴今年60岁了,由于血压高,她让孩子从网上买了一个电子血压计,测了几次结果都不一样,就担心起自己的血压,又跑到药店里检测了几次,还是有误差。

  “选个血压计、血糖仪选得头都大了。品牌很多,关键是能不能测量准,能不能用得住。”陈淑琴说,很多老年人对于血压计产品的精准度、使用寿命等表示疑虑。

  康泰医学系统(秦皇岛)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医疗器械制造企业,该公司研发中心项目经理王辉介绍,一款合格的电子血压计需要经过20多道生产工序,包括原材料的选择、基板的生产、机器的组装到产品包装入库,需要逐台检验,并且在出库前进行二次抽检。

  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评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一些常见的产品比如电子血压计、电子体温计、超声雾化器、家用呼吸机,包括一些理疗设备等都属于医疗器械。

  “获准上市的医疗器械都会有一张注册证或备案凭证。虽然消费者看不到这张证书,但是却能找到对应的注册证号。”这位负责人说,消费者需要在产品标签、说明书或者产品包装上找到它,并通过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如果该证号是真实的,搜索结果就会出现该产品的注册信息,与注册证上的内容一致。如果找不到注册证号,无法判断其合法性,则不能购买。

减脂仪产品需明确使用风险

  “全面塑形、安全无创、舒适无痛”,近来一种声称“躺着就能瘦”的聚焦超声减脂仪产品吸引了很多爱美人士。这种仪器用高能量的聚焦超声,破坏腹部皮下脂肪层的脂肪细胞。从产品原理看仿佛人人适用,那么,传说中的“爆脂黑科技”真的安全有效吗?

  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评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聚焦超声减脂不同于一般的瘦身或减肥手段,使用聚焦超声减脂仪产品属于医疗行为,必须在医疗机构中由具有资质的临床医师使用,否则风险无法控制。

  我国对医疗器械按照风险程度实行分类管理,从低到高依次是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一类医疗器械的风险程度较低,很多产品可以家用。二类医疗器械中有一部分产品可以家用。三类医疗器械使用风险高,少部分可以家用,但应严格按照产品注册证书适用范围和说明书要求使用。

  目前,市场上有部分商家用免费体验的方式推销,夸大宣传医疗器械产品适用范围或预期用途。这些产品大多为二类、三类医疗器械,如温热理疗仪、经络通治疗仪以及各种激光治疗仪等。消费者如操作稍有不当,极易造成安全隐患。

  河北省宁晋县市场监管局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股股长张勇说,按摩仪、美肤仪等产品在使用中通过电源作为动力驱动机器,这类产品称为“有源医疗器械”,在使用中有较高的风险,建议消费者从合法的医疗器械经营和生产企业购买。

隐形眼镜等产品网购要谨慎

  近年来,美瞳眼镜、隐形眼镜受到消费者青睐,不仅产品品种多,线上销售也成为主流,各种网购平台、微商销售的产品质量鱼龙混杂,这让消费者在选购时几乎挑花了眼。

  河北省邢台市市场监管局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科副科长张凯说,隐形眼镜产品属于三类医疗器械,风险程度高。消费者购买隐形眼镜时,需要做多项检查才能确定是否合适佩戴和佩戴哪种隐形眼镜,不建议网购。

  我国对医疗器械网络经营有明确的法规要求。针对一些网购平台的入驻商户无证销售和销售无证医疗器械问题等网络销售乱象,今年以来,国家药监局加大对医疗器械网络经营企业的日常检查力度,对投诉举报等途径发现的违法违规线索及时调查。

  截至目前,全国有医疗器械网络交易服务第三方平台268家、医疗器械网络销售企业9.7万多家,各地市场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第三方平台企业180家次、责令改正87家,检查网络销售企业超过3万家次、责令改正2470家。

  河北省药监局医疗器械监管处处长张伟介绍,以隐形眼镜为例,河北省药监局每年都对这类高风险医疗器械开展专项检查。其中,疫情防控类医疗器械,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无菌、隐形眼镜等产品是重点监管范围。

  他建议,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医疗器械时,首先查验销售方的资质,如医疗器械网络经营备案;其次要查验产品的合法性,如注册证号、生产许可证号;最后要留意的是一定要索取票据或者销售凭证。(记者 赵文君 王昆 北京报道)

编辑: 杨晶

财图

观察

财知道

消费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