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节”在上海感受文化消费的热度-中工财经-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财经

消费

“双节”在上海感受文化消费的热度

2020-10-04 08:19:01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新华社上海10月3日电(记者孙丽萍)在外滩“一览”莫奈日出,在徐汇滨江享受“大美朵云”的艺术盛宴;在户外草地露营,随着音乐尽情摇摆;走进影院,“笑中带泪”感受家与国的温情变迁……这个“超长黄金周”,“魔都”上海处处人潮涌动,文化艺术消费成为热点。

  长达8天的假日,中秋国庆喜相逢——“国”的生日、家的团圆,双重变奏交织出最澎湃最欢快的乐章。

  “魔都”俯拾皆展览,“中西融合”很海派

  “今年国庆长假不出游,列了张清单去追展,弥补平时没有闲暇的遗憾。粗略算下来:每天打卡一个展览,8天不重复,日程已经被排得满满当当。”“80后”文艺爱好者黄静和记者分享了自己的长假攻略。这张名单上,既有西方艺术时尚大展也有中国传统文化展项,中西融合海派风味十足。

  4583人次、4578人次——上海博物馆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联合举办的“宝历风物——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假期开始以来迎来众多中外观众“打卡”。

  “‘十一’之前,上博因疫情防控的要求,每日观众限流在3000人之内。随着假日来临,参观量迅速增长了百分之五十。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也很受追捧,两天就销售了近10万元。”上博工作人员介绍说。

  拥有120年历史的朵云轩是蜚声海内外的江南艺苑,今年为庆祝生辰慷慨打开拥有万余件宝物的“库房”,从中精选出120件展品与公众分享,举办了“大美朵云——朵云轩120周年珍藏精品特展”,备受沪上书画爱好者追捧。

  朵云轩集团总经理朱旗说,为满足国庆长假期间文化消费的旺盛需求,位于南京路步行街上的朵云轩门店大楼已完成修缮,以全新姿态亮相,其中增添了艺术雕塑、文创产品、触摸屏和电子目录,打造艺术品的“新零售”业态。

  奏鸣“田园交响曲”,踏秋赏景商机旺

  在上海第一高楼仰观“云上书榜”,俯瞰秋意盎然的黄浦江景……位于上海中心239米高空的朵云书院旗舰店,国庆假日期间游客如云。

  即使采取了预约和限流措施,这家上海最高书店的客流量和平时周末峰值相比依然提升了20%。“可能因为假日因素,文创产品特别受欢迎,卖得比咖啡还要好。”朵云轩运营总监冯洁说。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人们重归自然,享受田园之美。连日来,在植物园里举办的辰山自然生活节,迎来一波又一波踏秋赏乐的游客。人们在草地上安营扎寨,去“车主集市”练摊买卖,在文创市场挑选礼物,在草地上聆听“仙乐飘飘”。

  据介绍,上海在假期围绕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等主题推出140余项活动。踏秋赏景、家庭团聚、文化味浓、消费旺盛,是众多节庆活动的共同特征。

  “国庆档”胜“春节档”:家国情怀最动人

  这个超长黄金周,上映影片丰富、电影票房更加火爆。身处作为中国电影摇篮的上海,人们感受愈发鲜明。

  工作在“魔都”的“新上海人”刘楠,今年因为疫情考虑和加班安排没有回乡。国庆中秋之夜,她独自走进影院观看电影,收获了满满的感动。

  “《我和我的家乡》太值得推荐。看着看着,看哭了;看着看着,又看笑了……”刘楠说,一部影片,让距离家乡数百公里的她,心中萦绕关于家乡的最美记忆。“虽然不能回家,但想起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觉得生活于这个时代何其幸运。比起个人的‘小确幸’‘小欢喜’,家国情怀才最是动人。”

编辑: 张秋晨

财图

观察

财知道

消费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