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新闻观察-正文
警惕欠薪向新经济领域蔓延
张海英
//m.auribault.com 2018-01-24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治理欠薪不能只盯传统行业。在新型欠薪问题突出的地方,可以建立新型欠薪风险警示或预警机制,还可以考虑在新经济领域建立欠薪黑名单制度,对于已出现的新型欠薪问题,则需要更高效的解决机制。

  广东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院负责人日前披露,“以往劳动争议大多发生在工程建设领域,但随着新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在新的用工方式出现后,在互联网金融及信息服务新业态也出现不少劳动争议,这些新型争议,较传统案件处理难度更大。”(见1月22日《羊城晚报》)

  新型欠薪不同于传统行业欠薪,其“新”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欠薪问题主要发生在新经济领域,外包用工、临时用工、碎片化用工等用工方式层出不穷;再如,众创空间、初创、互联网金融等业态,由于企业生存周期短、淘汰率高、企业资产少,发生欠薪的隐患多。

  传统行业欠薪问题还未彻底根除,如今又出现了新型欠薪现象,为治理欠薪带来了更大挑战。而面对新型欠薪,则需要用新型思维来应对。比如,治理欠薪不能只盯传统行业。对部分地方来说,建筑等传统领域仍是欠薪高发地,但对于新经济发达的省份来说,则要随着新型欠薪的出现及时调整治理重点。在一些地方,“互联网+”等新业态企业欠薪案件已逐渐显现并呈上升态势,相关方面应予以足够重视。此外,新型欠薪事件中,被欠薪人员已经从农民工变成新经济服务人员,欠薪主体也从传统企业变为新经济企业,而且问题也比过去复杂,因而只有针对新型欠薪的特点制定解决方案,才有望见到效果。

  具体来说,预防新型欠薪是第一步。在新型欠薪问题突出的地方,可以建立新型欠薪风险警示或预警机制,以提醒从业人员提高警惕性,理性选择就业单位。尽管此举可能会对某些初创企业吸引人才产生不利影响,但从保障职工权益、规范企业用工的角度看,却有积极意义。同时,还要规范新经济领域企业的劳动合同,从而有助于事前预防、事后解决争议。另外,鉴于时下新型用工方式不断产生,在鼓励创新用工方式的同时,也要对其及时进行规范,防止某些企业故意借创新用工方式来逃避自身责任。

  对于已出现的新型欠薪问题,则需要更高效的解决机制。比如可以考虑在新经济领域建立欠薪“黑名单”制度,将欠薪较严重的企业和高管名单纳入,既提醒劳动者注意,也可以在某些方面进行限制。此外,鉴于这类欠薪企业往往“死”得较快,如果解决效率不高,就很难维护被欠薪职工权益。这需要有关方面尽可能地在劳动监察介入、调解仲裁阶段就妥善解决纠纷,避免耗到走司法程序这一费时太久的阶段。

  当然,由于新型欠薪往往与企业倒闭“穿着连裆裤”,因而其中一些问题的解决终归绕不开司法机关,这就需要司法机关深入研究新型欠薪特点,将欠薪问题与企业破产一并解决,优先保障职工权益。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