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重点推荐-正文
【砚边杂谈】写字画画那些事儿
许 力
//m.auribault.com 2016-10-08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一:写字时,人们常常为所谓“苍劲有力”而把笔用得歇斯底里。书写场面很壮观,颇为书法增加了几分表演艺术的成分。

在中国书画中,所谓的“力”,我理解应该是一种真气,二十四诗品中就有“真气弥满”之说。这种真气不是靠张牙舞爪、声嘶力竭弄出来的。

你看武林擂台上,叫唤急的大多是桃谷六仙之流没啥大本事的。真正的高手不动声色之中便会有一股英气弥漫而出。

所以,王羲之的书法越看越能觉出一股英气逼人。他越自然,反而越有力;他越不装,反而越正大。

书圣啊,老大就是老大!温润之中一股正大的霸气令人悚然。反之,魏晋以下,一个比一个火气大,离现在越近火越大,看上去一个个都像个打手,没一点儿老大的样儿。 放松,一放松,人啊、字儿啊、画儿啊,便有几分气象了。

二:对书法家国画家而言,临帖是一辈的事,有点儿出息的作者都默默地坚持。帖和帖是不一样的,有些是粮食,就像大米白面,不仅要吃饱,还得每天吃。有些是营养品,是有针对性的进补用的,比如海参,适量用些有益,吃多了上火。有些帖子是调味品,不可多用,只为爽一下自己的口味,比如辣椒味精。那些下了一辈子功夫却把字写死了的,是只吃粮食的;字写得聪明有才气却轻浮,是只吃营养品的;既是特点鲜明同时又习气深重的,那是只吃味精的。比如羲之手札、多宝塔、勤礼碑、张迁、郑文公、大小篆之类就是粮食。比如书谱、石门颂、汉简帛书、古诗四帖之类是营养品。比如平复帖、爨宝子、傅山、张瑞图、徐渭、板桥、金农之类便是调味品。粮食类如房屋之基础建筑,营养类是装修,调味类如各种装饰品。主体、装修、饰品的总和,就是一个人书法的面目与气质。

三:如果艺术家是一株花木,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决定了你花期的长短甚至是能否开花。作为一名画家,为什么画、画什么、怎么画的答案就是你的土壤。答对了,便怒放;错了,便凋零,任如何努力终是壮不起来。

这花,还真不能来回地换土!

四:常说人品即书品,人品即画品。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人品被否定掉的书画家,单看作品并不差。这里所说人品是品性而非品德,是以人的心力、心性、心量而分,而非以好坏、君子、小人而分。一个人老奸巨滑,也许他的字沉稳含蓄;一个人野心勃勃,也许他的字气势雄伟;一个心怀叵测的人,也许他的字反而清淡平和;一个行善之人也许忧心忡忡,他的字也会拖泥带水;一个心直口快的人,也许他的字生硬无趣……

当然还是做好人,好人心安,心性的控制会容易得多,作品的气象自然祥和,阳气足。

五:如果一个人的绘画没有自己的风格,就会越发地依赖技巧。

问题是一个人画到老也难以确定所有的技术都能掌握,越依赖技术就越没风格,只能一直在这个领域里当蓝领。

而风格的追求和形成,却可以使技巧的掌握事半功倍。

风格怎样追求?怎样形成?很简单,别犯懒就行。一是不要看谁名气大就跟着谁跑,要跟生活跑、跟大自然跑,跟着思想跑。二是别人画过的自己就尽量往远处躲着点。时间长了,逼也把自己的路逼出来了。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