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恢复“徽州”又是一次瞎折腾
孙建清
//m.auribault.com2016-04-14来源: 红网
分享到:更多

  前不久,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了加强地名文化保护暨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会议。民政部部长特别强调了地名的文化传承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尊重,点出了地名频繁更换的症结所在。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无疑给了我们一次新的契机。通过普查,来一番梳理,让中国的地名更具有历史沿袭性、更富有传统文化特色,让新起的地名更能体现中文之美,更有丰富内涵。像“徽州”这样的重要的历史地名,不妨考虑恢复。毕竟,没有“徽”,哪来“安徽”?(4月13日《人民日报》)

  毫无疑问,地名及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必须承认,频繁更换地名是对中国历史文化缺乏尊重的表现,甚至是一种破坏。因此,在当下,特别需要有关部门严格把关,在地名的替换与取消方面,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如果有关部门在地名的审批上,能够充分考虑到地名的历史文化内涵,充分论证,仔细甄别,那种更换地名的地方意志就不会轻易达到目的。所以说,任何地名都不是一个地方政府或某个领导的意图,而是得到上级决策部门审批的。从这个角度说,乱改地名不是地方政府的行为,而是国家主管单位的责任。

  具体到徽州,当然是一个古地名。也许当初徽州地名被黄山替代是一个失误,但是没有了“徽”字,安徽依然是存在的,没有徽州,人们依然可以找到安徽、找到黄山。正如笔者所在的临沂,古代一直称“琅琊”,此后也称“沂州府”,但并没有因为未改为“琅琊”“沂州”人们就找不到回临沂的路了。关键在于,已经换成新的名字,再恢复到古代的地名,恐怕又是一次新的瞎折腾。我们知道,一个城市一旦更名,会带来诸如公章、门牌、文件、信封、公函、媒体等一系列的名称变更,这本身就是一个不顾及成本的极大浪费,而名字说到底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换来换去,其实质是越折腾越穷。

  在我国,像“徽州”这样的情况恐怕不在少数,如果都采取恢复古代名称的做法,全国不知有多少这样的城市。“徽州”的历史地名固然重要,考虑恢复自然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可是,要看到,一旦恢复徽州,势必有人效法,那将会形成新一轮的复古之风,由此造成的无谓的时间、人力、财力浪费,着实堪忧。

  中国有号称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几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中,地名的演变是最为常见的。我们随便看一个地方志,都会发现一个地方的地名不知换过多少次,当然有的叫的时间长些,有的叫的时间短些。尊重历史不能简单理解为恢复历史名称,敬畏历史也不是将古地名延续得越长越好。有人说,说到襄阳,会想到王维的“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想到杜甫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说到荆州,会想到“大意失荆州”;说到衡阳,会想到高适的“衡阳归雁几封书”;说到徽州,会想到汤显祖的“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因此要恢复古名。试想,如果仅仅是为了几句人们记忆中的诗句来替换地名,那么“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南京是否要改为“金陵”呢?而涉及“长安”的诗句更多,那“西安”也将不复存在了。照此逻辑,需要恢复的古地名岂不是太多了,那我们什么事都不干,光改地名也忙不过来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