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自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后,决策层多次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
人们很熟悉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马车”,它们实则都属于“需求侧”。而与之对应的则是“供给侧”。也就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所谓“供给侧改革”,也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进而改进“需求侧”,提高大众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
近年来,苹果手机受到国人追捧,大量资金流入洋品牌腰包,而中国代工厂所赚利润寥寥无几。中国有很多生产电饭煲、马桶盖的企业,可不少国人却不惜重金、不怕麻烦从日本往回背。“双十一”期间,国外的纸尿裤、化妆品、婴儿奶粉成为最畅销的“海淘”商品。我们不该埋怨百姓选择外国产品,更不能给人戴上“不爱国”的帽子,因为国内一些同类产品确实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让大众不那么放心。
这种尴尬,倒逼我们不能不抓紧思考:哪些领域、哪些产业、哪些产品在“供给侧”需要发力、需要加大投入和生产?而这也正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的指向之所在。
紧盯“需求侧”,推进“供给侧”改革,就要认真观察、悉心研究大众消费心理、消费结构、消费趋向。比如,现在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中大多流行“以健康为中心”。健康,作为一种产业,其产值占GDP的比重,美国已超过15%,加拿大、日本也已超过10%,而我国只有4%左右;推进“供给侧”改革,就要大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尤其是提升百姓生活水平与质量的产业;推进“供给侧”改革,就要打破行业中广泛存在的各种垄断和既得利益垄断,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增加高效率的供给;推进“供给侧”改革,就要大大加快城镇化建设,让广大农村人口享受市民待遇。就目前情况看,广大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相当落后,污水综合治理、垃圾无害处理、道路修建管护等,都还有很多缺憾。
总之,紧盯“需求侧”,加强“供给侧”,正是转型升级的需要,是稳增长、保民生的需要,是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需要。“供给侧”强起来、质量高起来,老百姓就再也没有必要千里迢迢从国外大包小包往回背“洋货”了。
苑广阔:雏鸟归巢找寻救助并重2014-05-14 |
周大地:以能源革命实现绿色发展2014-12-09 |
“供给侧改革”能给百姓啥实惠2015-11-13 |
蔡恩泽:技改是供给侧改革“开台锣鼓”2015-11-19 |
“供给侧改革”提供经济改革新思路2015-11-20 |
谭浩俊:“供给侧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供求平衡2015-11-24 |
吴为忠:电视产业的“短板”在哪2015-11-25 |
光明网:从东莞产业结构调整看供给侧改革2015-11-26 |
李佳霖:服务业改革亟待创新供给2015-12-01 |
董明月:公共服务 也须强调“供给侧”2015-12-0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