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邓海建:告别黄金周也不是什么坏事
//m.auribault.com2014-09-26来源: 光明网
分享到:更多

  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认为今后中国假日制度的重点必然要转向带薪休假,黄金周应逐渐淡出历史舞台,通过增加分散的带薪休假来解决“缺假”问题,建议全国人大立法固定放假规则,国家领导人带头示范带薪休假,随着带薪休假的落实,将国庆节的法定假日调整为1天。(9月25日《中国青年报》)

  带薪假还是黄金周?这似乎成了一个哈姆雷特式难题。假日办虽然走了,休息休假权益上的纠结,始终历久弥新。蔡教授的建议,被标题党断章取义,因为再是脑抽的专家,也不会在既有语境下,呼吁在假日数量上面做减法。事实上,蔡教授表达的意思并不新鲜——取消黄金周、假期改为1天,前提是落实好带薪假制度。

  追溯黄金周的起源,类似“四万亿”刺激政策一样,本就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特殊政策。2000年前后,东南亚金融危机,外贸受损,发展旅游产业稳增长,成了应时之需。要旅游,就要有时间,于是黄金周应运而生。考虑到黄金周集中出行带来的交通、安全等公共问题,国家还专门成立了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

  只是,黄金周的弊端日益凸显。它就像一个暴饮暴食的人,虽然“七天乐”很爽,总归不是健康常态。堵成一锅粥等乱象,更是司空见惯。正因如此,相关部门一方面取消了“五一”黄金周,把清明、端午、中秋三个传统假日新增为法定节假日;另一方面,自1995年带薪休假从被写入《劳动法》之后,国务院第一次颁布了关于带薪休假的细则性规定——《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一个共识日渐清晰: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不能靠黄金周这道甜点来充饥。

  数字胜于雄辩。据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今年国庆黄金周的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将创历史新高;但出境游增幅将大幅超过入境游,今年中国出入境旅游贸易逆差突破1000亿美元已成定局。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旅游收支自2009年由顺差转为逆差,2012年逆差额超过德国,成为全球旅游收支最大逆差国。这些数字说明几个道理:一是逆差太大,拖累国际收支平衡,影响旅游产业转型;二是逆差的背后,揭示了一个真问题:中国旅游业的红火,是有钱有闲人的游戏,而更多工薪阶层,并没有成为旅游内需的主力军。从数值和国际标准来看,中国人均GDP已进入中等偏高国家行列,旅游业按理不应该是外热内冷的状态,那么,“有钱无闲”显然是重要肇因。于此而言,转变集中放假模式、走向分散休假状态,这是经济转型或权益落地的必由之路。

  告别黄金周也不是什么坏事。当然,这里有两个前提:一是自上而下的带薪假能从纸上画饼兑现为民生实权;二是国内旅游业能摆脱门票依赖,不以暴利嘴脸恶心游客。今年8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黄金周还是带薪假更适合旅游业发展,确实是焦点议题。当然,也许告别经济思维、回归人权属性,告别黄金周与否的辩论,才会洋溢着应有的人文温情。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