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挺:向更高速度挺进-中工教育-中工网
RSS

教育

名人坊

朱挺:向更高速度挺进

2019-05-24 13:28:22

我和我的祖国

  “我要去现场调试新设备,回家会很晚,给我留饭……”5月22日见到朱挺时,他正给家里打电话留言。

  42岁的朱挺,面容清瘦,言语干脆,说话间脸上总挂着微笑,目前担任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机辆技术研究室(简称上海局科研所机辆室)主任。20年来,朱挺不断向“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技术”这一世界难题发起挑战,研发的设备不仅质量完胜进口设备,且成本仅为进口设备的1/3。

  1999年8月,25岁的朱挺从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系毕业,加入上海局科研所机辆室,随即把目光瞄向“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技术”这一世界难题。当时,仅德国、意大利、日本拥有这项技术。

  朱挺从零起步,大胆采用与国外完全逆向的设计思路,经历无数次痛苦煎熬,终于在2005年成功研制出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系统,并被誉为“朱挺设备”,一举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那一年,朱挺年仅31岁。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朱挺没有止步。“升级版”检测系统、适应时速80公里轨道车、时速120公里专用检测车、时速160公里客车车体“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等设备相继问世,填补了国内空白,被科学技术部等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伴随中国铁路速度升级,“朱挺设备”也在向高速挺进。

  201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科研项目“最高试验时速400公里高速检测车列车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进入最后攻坚阶段。朱挺负责其中接触网几何参数及磨耗检测模块的设备研发。

  “高速铁路的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系统,与之前产品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在高速情况下开展检测,设备安装必须绝对可靠,检测对象是没有磨耗的新线。”新接触网反光面极小、列车过道岔时目标物难以辨认等等,这些技术难题被朱挺一一破解。

  2011年3月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京沪高铁联调联试现场。朱挺团队研制的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装置,被放在中国当时最高水平的检测车CRH380A-001车顶,与国外同类技术装置同台测试。显示屏显示出的最终测试结果为:中国检测设备各项参数稳定性更好,功能更为齐全,各项检测精度更高,甚至安装也更稳固、牢靠。

  这个结果让在场的外国专家十分吃惊,因为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技术,德国、意大利等是世界上最强的,而中国人居然悄无声息地走到了世界前列。不久后,连高铁技术走在世界前列的法国都派出专家组来上海洽商引进“朱挺设备”。

  2014年6月,朱挺主持完成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接触网安全状态检测监测系统”等课题,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安装在既有运营车辆上的特殊要求,研究设计新的技术方案,首次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设备运营状态下的在线检测,顺利通过科技部的成果验收。

  除“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技术”, 朱挺带领团队不断“触类旁通”,把掌握的智能机器视觉理论和取得的专用技术拓展到工务轨道、电务轨旁、驼峰溜放检测等其他领域。研制的工务、电务基础设施智能巡检系统,成功取代人工上道巡视作业,工作效率提高了近20倍,产生了数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2018年,朱挺又收获新的科研硕果。这一年,国内第一辆时速160公里多专业综合巡检车问世,车上集高铁工、电、供基础设施检测监测装置于一体,18项功能中有14项由朱挺和他的团队研发而成。

  从事铁路科研工作20年来,朱挺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取得各类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0多项。由于科研攻关能力突出,朱挺连续荣获铁路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全国铁路学习型职工标兵、第四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等荣誉,获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青年奖。(本报记者 矫 阳)

来源: 科技日报
编辑: 张敏

图说教育

  • 爸爸妈妈,我长大啦!

  • 梁俊,用美好的方式将诗带回乡村

  • “我们的午餐会上网”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 【身边故事】“金牌工匠”的30本笔记

    黄建军最近成了热点人物,这位奋战在北京地铁19号线项目的盾构经理刚刚获得一份沉甸甸的荣誉——中铁十四局隧道公司第一届“金牌工匠”。

  • 工程机器人韶关“比武”满载而归

    在刚刚结束的韶关2019年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上,国防科技大学系统工程学院虽为首次出征,但是6支参赛队收获了一项一等奖、三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优胜奖的佳绩。

教育论坛

  • 小学生能听懂相对论吗

     5月的北京骄阳似火,热热闹闹的全国科技周暨北京科技周正在军事博物馆里举行。22日上午,就在军博地下一层的报告厅里,一堂别开生面的物理公开课吸引了上百位小学生的目光。

  • 无纸化时代,科学家为何还用笔?

    电视剧中有一个细节令人玩味,四个宅男科学家都是科技达人,无人机坏了可以自己修,那么,在这个无纸化办公的时代,为什么他们在各种数学、物理证明和推导过程中,不用计算机,而是用笔在白板上写写画画呢?

名人坊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