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鱼
在培训方式上少些“大水漫灌”,多些因人施策的“定制服务”,有助于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的“三农”实用人才
“上了几次云培训,点对点指导,实时解难题,学会大棚温度和湿度控制技术,今年草莓增产了两成多!”江苏一位80后新型职业农民感慨。
今年以来,各地农业部门充分发挥线上培训优势,空中学校、乡村大讲堂、职业农民培训班等开展得如火如荼,向乡村生产一线输送先进技术和经营理念,成为农民的“充电桩”和“加油站”。正是得益于日益完备的农业技术培训体系,我国形成了一支1600万人的高素质职业农民队伍,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引领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过,也有一些现象不容忽视。笔者采访中发现,有的地方组织农民培训不接地气,报名参加的人数寥寥。有的农民说,讲课的专家名气大,就是听不懂;也有的反映,讲的新方式投入大,用不上。
为什么农民觉得“不对路”“不解渴”?原因还在供求关系对接上。
从供给端看,目前我国已开发200学时的农业在线培训课程,线下基本也建立了定时送技下乡的机制。应当说,相关的机制安排和课程设计显示培训资源并不匮乏,关键要解决的是如何有效满足需求。
从需求端看,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民内部层次在不断分化,从普通农户到家庭农场、合作社带头人,再到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不同对象在学习接受度、内容形式偏好以及预期上存在差异。同时,各地农业千差万别,如果培训不贴合实际,重复性高,针对性弱,收益不高,农民自然很难买账。
其实,多一些“定制服务”意识,农民培训也可以事半功倍。眼下,不少地方探索起“农民点单、专家配菜、政府买单”的培训形式,受到广大农民的欢迎。在山东济宁市兖州区,根据农民的意愿,变笼统学为针对学,变集中培训为分批分类,变单纯授课为实地实践;在江苏溧阳,当地针对粮食、水产、三产融合等领域,精心设置了8条观摩学习线路,让参训农民自主“点菜”。
将培训付出的心力转化成效益,还要为参训农民做好延伸服务。培训只是学习提升的开始,后续要做好跟进和相关扶持。江苏这位新农人之所以那么顺利出成果,就离不开培训后的点对点咨询和相应产销服务。统筹利用好科研院校、龙头企业、农技推广部门等主体各自的优势,在农民生产经营的不同阶段交错发力,才有助于让农技培训取得农民满意的效果。
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开展培训的初衷就是要服务于农民。在培训方式上多花一些心思,少些“大水漫灌”,多些“定制服务”式的贴心指导,“三农”领域就一定能收获更多高素质的实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