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爱心使者”教育扶贫10年 救助贫困学子2500余人次-中工教育-中工网
RSS

教育

职教天地

四川凉山“爱心使者”教育扶贫10年 救助贫困学子2500余人次

2020-04-13 07:42:03

  莫色小兰通过家访采集受助学生信息。 受访者提供

  中新网凉山4月12日电 (汤雁 鲁文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春季开学时间一再推迟。截至4月12日,242名受资助的孩子中,仍有86名孩子2020年春季学期的助学款未到账。莫色小兰急啊!她常常更新朋友圈,公开助学款已到账和未到账的信息,同时算是提醒尚未转款的爱心人士:孩子们快开学了。

  莫色小兰是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越城镇西城中学的一名教师,是绵阳师范学院2008届毕业生,2018年1月至今在越西县大花乡瓦尔村驻村扶贫。

  莫色小兰出身贫寒,求学之路坎坷曲折,幸而得到各种帮助顺利完成学业,心存感激的她选择传递爱心,通过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了了解贫困孩子真实的生活状况,她深入每一个家庭进行家访,自费乘车前往偏远的彝乡山寨,来回50公里以内的地方她就骑电动车前往,前后共骑坏了3辆电动车。她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和付出,感动了许多爱心人士,大家伸出援手,并带动身边人加入这个温暖的“爱心助学团队”。

  莫色小兰给受助学生发放助学金。 受访者提供

  2009年至今,寒来暑往,因长年累日在外奔波,岁月早早在她的手上、脸上留下痕迹。刚过30岁时,就有家长问她:“小兰老师,你有40岁了吗?”听了家长的话,她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爱美是女生的天性,但现实的压力让她不得不放下爱美之心。莫色小兰家上有老下有小,她和丈夫长期两地分居,日常生活开销大。爱心助学中的家访路费、邮寄费、助学款提现手续费等等,她都自掏腰包。为了省钱助学和养家,她几乎不买新衣服,多年来一直穿朋友和同学送的“二手衣服”。但想到自己的付出能够为孩子们的学习之路多铺一块砖,她愿意以自己的“未老先衰”换取更多孩子的爱心资助。

  十年来,她累计争取社会爱心资金1335009元,其中1277111元用于“一对一”固定资助242名贫困学生,57898元用于完善基础薄弱学校设施;她联系爱心人士给贫困孩子捐赠近14万元的书包、衣物等;她走遍大山角落,贴钱贴物,救助贫困学子达2500余人次。

  阿衣是莫色小兰“爱心助学团队”资助的一个单亲孩子,她的母亲去世后父亲另组家庭,眼看着阿衣的学习之路很可能就中断,几经周折,莫色小兰联系到了成都的爱心人士肖女士,肖女士决定资助阿衣和她的妹妹。姐妹俩得到帮助后,更加刻苦学习,通过高考都圆了自己的大学梦。阿衣说:“我一定继续努力学习,将来像小兰老师一样,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将爱心传递下去。”

  2018年1月,莫色小兰所在的学校选派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员,她积极报名参加并如愿踏上了驻村扶贫之路。驻村工作以来,她和工作队围绕“户三有”和“村七有”补短板、强弱项。她所帮扶村2018年顺利通过了脱贫验收,近90名幼儿进入“一村一幼”教学点接受学前教育,140户贫困户住进宽敞明亮的安全住房,480户农户有了安全饮用水……这点点滴滴的成就凝聚了莫色小兰和工作队的心血。

  2019年10月,莫色小兰荣获“四川省脱贫攻坚奖先进个人”。“这份荣誉属于许许多多曾经帮助过我的好心人以及这么多年来一直信任我、支持我、无私帮助孩子们的爱心人士,对于我它不仅是一份肯定,也是一种鞭策,我一定不忘初心,感恩奋进,继续将爱心进行到底。”

  2020年是莫色小兰坚持爱心助学公益事业的第11个年头,今年她的爱心助学目标是使受助孩子达到251名。

  有了前期的扶贫助学经验和感悟,莫色小兰准备下一阶段把助学工作重点放在“助”上面,倾向于初中、高中阶段的那些贫困孩子,尽快以点带面,传播爱心,助力脱贫攻坚。让受助孩子不仅在生活、学习上得到帮助,还要在心灵上受到启迪,学会感恩,长大后回报社会。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韩瑞敏

图说教育

  • 浙江:加强防控 安全复学

  • 校园里的“悄悄话”

  • 宅完家,体育课这样上

新闻排行

职教天地

教育论坛

  • 鼓励读书在质不在量

    以借阅量论英雄,偏离了读书的初衷。尽管开卷有益,但这并不意味着书读得越多,学问就越大,即便穷其一生,也读不完人世间的好书。

  • 积极推动深度学习弥补在线学习不足

    与传统课堂学习不同,线上教育中的师生处于不同的空间,师生间的互动频率降低了,教师的监督和指导作用也弱化了,学生的学习更容易流于浅层,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整合、迁移和应用,不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名人坊

  • “武汉爸爸” 您依然在我们中间

    他们想起的是武汉市第十七中学副校长戴胜伟。2月初,武汉疫情严峻,一批批医疗队从祖国各地赶来驰援武汉。2月14日,得知当地组建援汉医疗队志愿服务团队时,戴胜伟第一个报名。考虑到他年龄偏大且身体状况不太好,组织上提醒戴胜伟慎重决定,他丝毫没有动摇,“我是党员干部,而且在学校一直分管后勤服务,对这个工作熟悉”。

  • “新国展”里的大学生“翻译官”

    3月10日,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以下简称“新国展”)启用作为入境人员集散点。“响应号召,守护国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33名师生志愿者驰援“新国展”,提供防疫语言志愿服务。疫情之下,“95后”“00后”大学生有着怎样的担当,一起读读他们的故事。

新闻日历
京ICP证10058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9003)|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155|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17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