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培养高素质乡村振兴带头人
日前,陕西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发出通知,启动实施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联合培养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的乡村振兴带头人。
这里一直都是“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70年前,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位于上海市西藏中路120号的原东方饭店迎来了命运的转折——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庆日,这个昔日上海滩名流权贵才能踏足的声色犬马之地,变身为上海市工人文化宫。
本报讯(记者 冯丽)日前,陕西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发出通知,启动实施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联合培养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的乡村振兴带头人。
行动计划培养对象为具有陕西户籍或在陕务工满6个月的高中、中职学历或同等学力(年满18周岁,初中毕业满3年)的现职农村“两委”班子成员、新型职业农民、乡村社会服务组织带头人、农业技术人员、乡村致富带头人等,优先招录具有培训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农民职称的农民,鼓励贫困地区符合条件的考生报考。
培养方式按照“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的原则,采取全日制学习形式,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和灵活多元教学模式,综合运用考试、素质评价、技能测试等多种方式对农民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对学习培训经历、职业技术技能、从业经历等,按学校有关规定和程序认定为学历教育相关课程学分。学习期满达到毕业要求的,颁发相应高等教育专科学历证书。
《中国教育报》2019年09月27日第3版
日前,陕西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发出通知,启动实施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联合培养爱农村、懂技术、善经营的乡村振兴带头人。
70年前,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位于上海市西藏中路120号的原东方饭店迎来了命运的转折——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国庆日,这个昔日上海滩名流权贵才能踏足的声色犬马之地,变身为上海市工人文化宫。
自西方列强挑起鸦片战争开始,中华大地战乱频仍、腐败纵横;近代百多年间的中国逐步沦入了积贫积弱、极端落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不聊生、灾难深重、屈辱之极、苦不堪言。
“70年影响教育的名句热词”专栏开通后,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人士高度关注,迅速在广大教育工作者中引发热议,掀起了一波回忆教育名句热词的热潮。
离约定的采访时间还有几分钟。记者们都在摆弄自己的手机。只见坐在桌子对面的93岁院士张履谦,也拿出自己的手机,聚精会神地看着,并不时地用食指划动屏幕。
62岁的胡昕是北京金漆镶嵌厂的“金漆镶嵌髹饰技艺”传承人之一,也是北京一级工艺美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