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 最美职工】“超精密机械手”磨出工匠路
“五一”前,在中国兵器集团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车间厂房内,《工人日报》记者见到研磨钳工魏红权时,他正弯腰弓步,均匀研磨一个高精度的零件。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将走进北京儿童医院
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第89场活动,将于5月7日走进北京儿童医院。
魏红权在工作中。 魏铼 摄
“五一”前,在中国兵器集团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车间厂房内,《工人日报》记者见到研磨钳工魏红权时,他正弯腰弓步,均匀研磨一个高精度的零件。
“这很难吗?不就是磨吗?”同行的记者们,轮流上阵,随手拿起魏红权工作台上半精加工的小零件,学魏红权的样子,先拿抹布把操作台擦干净,再倒少许药水,开始使劲来回磨动……10分钟过去了,记者们撕团棉花擦去零件上的油,却模糊一片,完全不像魏红权磨出的产品光滑如镜面。
“你看我好像很轻松,实际上我全身都在用劲。机械设备加工目前仍无法达到一些零件精度要求,只有通过手工研磨来实现。”魏红权说。
51岁的魏红权,有着一双神奇的“超精密机械手”——
铣刨磨钻、锉刮锯斩,都是他的拿手绝活,特别是他的手工研磨功夫,更令人叹为观止。
没有标尺,不用仪器,单凭手上的力道,他就能感知零部件尺寸的细微变化。一根主轴的设计精度要求达到头发丝的十分之一,而魏红权手工研磨的精度,却达到0.001毫米,只有头发丝直径的七十分之一,这是数控机床都难以企及的精度。
魏红权说,现在,机械设备加工仍无法达到精度要求,只有通过手工研磨来保证零件精度。精湛的手艺,得益于他17岁刚入行时的魔鬼训练:直径50毫米、厚度30毫米的金属锭,用锉刀锉成边长25毫米的等边六边形,每天锉8小时,3天才能完成1块。整整1个月,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最终10块金属锭,让他完全掌握了钳工工作的力道与手感。
由于长时间与金属部件、工具、机油打交道,魏红权的双手变得伤痕累累。“手粗糙点是小事。”魏红权说,“我师傅选徒弟的时候说我,个子虽然不高,但是四肢发达有力。你看我的手,一般人没有我的手大。”
然而,正是凭借这双“超精密机械手”的精细劳动,近年来,魏红权独创的研磨技术突破了机械加工瓶颈,创新性地解决了产品零件在精度控制中的难题,解决和攻克多项高、精、尖的生产难题,推动着产品的技术升级和质量提升。每年为企业节约制造成本上百万元,创造经济效益上千万元。魏红权由此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魏大师”。
1985年,魏红权从技校毕业后进入武汉重型机床厂工作,师从全国劳动模范余维明。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为了练手艺,魏红权经常是别人下班后,还留在车间苦练基本功。利用业余时间,他先后学会了车床、铣床、磨床等多种精密加工机床操作方法,掌握了较为全面的零件精加工技术。
魏红权还先后参加了武重职业学校中级工、高级工培训,目前已取得大专文凭。“到了一定阶段,我就要通过书本提高自己,有些不懂的问题我就查资料,我对机械加工很感兴趣,我家里这方面的书很多。在工作中首先要自己练、自己学,平时工作中积累,再实践。”
所谓“处处留心皆学问”,魏红权就是这样一个有心人。每次去其他企业参观,魏红权都特别注意观察别人的加工方法,“我们把他们的加工方法借鉴过来,这也是一个学习过程。我认为关键还是在个人,师傅教你之后,最后归根到底还是要你自己去领悟。”
在谈到工匠精神时,魏红权说:“工匠精神就是要追求完美,对自己的职业有执着追求。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坚守岗位,努力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最好的自己。”(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 通讯员 谢文哲)
“五一”前,在中国兵器集团武汉重型机床集团公司车间厂房内,《工人日报》记者见到研磨钳工魏红权时,他正弯腰弓步,均匀研磨一个高精度的零件。
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工程第89场活动,将于5月7日走进北京儿童医院。
前不久,互联网业内关于“996”工作制的争论引发了广泛关注。所谓“996”,就是指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盛行于互联网行业,尤其是程序员群体中。
《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明确提出,中小学、幼儿园一般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学校校园及周边地区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
1960年,18岁的邱贵兴从家乡来到北京,成为中国最顶尖医学院校——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学生,这是协和医大恢复八年制学制后招收的第二批学生,每个学生都是精挑细选,在学校期间的考核也十分严格。
近日,中国女科学家颜宁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新闻引发网友的关注。除了她之外,我国之前还有包括华罗庚、袁隆平等二十几位科学家也曾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