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改作风还需从自身入手 做到“自身硬”
徐贵相//m.auribault.com2014-04-29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更多

  

  ■ 徐贵相

  提要

  “三严三实”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的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准则,是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再启程、再出发。

  改作风还需从自身入手,加强自身建设,既要触及自己的灵魂,又要转变工作作风,做到“自身硬”。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做出样子,自觉“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从自己改起,再顽固的积弊也能扭转。

  A

  既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是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再启程、再出发

  当前,全国各地正在扎实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涉及的矛盾和问题具体复杂,群众期望值高,任务更加艰巨。搞好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对于巩固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确保教育实践活动不断取得实效、取信于民,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把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搞好教育实践活动,作风建设问题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3月9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并提出了“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三实”立意高远、寓意深刻、意义重大,指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的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做人准则,是对党员干部的新要求,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再启程、再出发。

  眼下,转作风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局。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从反对“舌尖上的浪费”“车轮上的铺张”,到整治“楼堂馆所的豪华”“节日期间不正之风”,再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的发布……党中央驰而不息反“四风”,党员干部普遍感到,强化作风建设的“紧箍咒”越念越紧,“组合拳”越来越密。各地各部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带动了社会风气整体好转,贯彻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和刚性约束初步形成,一些百姓反映强烈的老问题出现了坚冰消融的迹象。

  但干部群众中也有些担忧和顾虑,担心“此风还能刮多久”,会不会虎头蛇尾,前紧后松,来得快去得也快,变成“一阵风”。具体说来主要有三种担忧:一忧不能长久,害怕上级要求逐渐放松后,故态复萌;二忧阳奉阴违,迫于风头有所收敛,但暗地里搞移花接木;三忧借机作秀,搞“锦上添花,应景文章”,“叫得响做得空”,形式上穿旧衣、吃简餐,实际上惰政不改,该做的工作没做。如果转作风转成了“夹生饭”,不但影响干部群众对党的信任,还会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群众的担忧也不是没有道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陋习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改变不良风气,培养好的作风必然触及深层思维、习惯做法,是一件脱胎换骨的大工程,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正如有人比喻:“作风病”是慢性病,往往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就好转,放一放就反弹。在党的历史上,抓作风并非首次,但“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以往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纠风之难,更难在长久、难在防止反复。在群众眼里,“一阵风”式的改作风,本身就是坏作风。如果这次转作风,又是好看不好用、好看不好吃,倒了群众的“胃口”,伤了群众的心。这次转作风,群众睁大眼睛看着,看是不是“言必信、行必果”,是不是一诺千金。

  B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那么这次转作风靠什么确保不会沦为“一阵风”?

  要靠坚定决心。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钉钉子精神狠抓作风建设,立新规、动真格、求实效、防反弹,旗帜鲜明、斩钉截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他指出:“如果前热后冷、前紧后松,功亏一篑,那将一败涂地,还不如不抓。费了很大劲,最后没抓成,大家失望更多,信心将荡然无存,所以我用‘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表明决心。大家一定要相信,中央绝对会一年一年抓下去。”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彰显了我们党一鼓作气抓作风、驰而不息改作风的坚定决心和恒心。

  要靠高标准、严要求。高标准、严要求,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三严”就是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

  “三实”就是谋事要实,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实际情况、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创业要实,就是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责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做人要实,就是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襟怀坦白,公道正派。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要把“三严三实”当作为官做人的基本操守,坚持修身为本,权为民用,律己从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人民群众利益出发,密切联系群众,不好高骛远,不急功近利,不脱离实际。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做人、做官、做事提出准则。

  要靠领导干部带头。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改进作风,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善于释放上行下效的正能量。中央政治局明确提出,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良好党风带动政风民风。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自觉、认真、坚持贯彻执行,在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高度重视,迅速作出部署,在建章立制、解决突出问题、加强监督检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正如有网民所说:“党风政风民风,就看‘一把手’吹啥风”,“作风问题老大难,‘老大’出马就不难”。如果领导干部不给力,把改进作风当成“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又如何让其他人心服口服?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硬”硬在哪里?就是要作风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改作风还需从自身入手,加强自身建设,既要触及自己的灵魂,又要转变工作作风,做到“自身硬”。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做出样子,自觉“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从自己改起,再顽固的积弊也能扭转。

  C

  不断推进制度建设科学化,努力形成一整套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权力运行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

  要靠制度制约。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制度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系统工程中一项根本性基础性建设,是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根本保障。现实中,许多问题的存在都跟制度不严密、不科学,执行不力有关。比如,违反规定顶风作案的会所吃喝,之所以能够让公款“买单”,正说明公共财政开支需更加科学化,管理需更加精细化,因此完善制度规定以堵住公务报销漏洞就成当务之急。有人顶风作案,正说明违规成本、落实监督、责任追究等制度设计仍有待完善。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制度,废止不适用制度,让具体制度规定与中央八项规定要求相匹配,才能有效发挥制度约束的保障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批准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在这一背景下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就要抓住建立规范体系这个重点,在推动作风建设规范化、制度化上狠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管建立和完善什么制度,都要本着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注重实体性规范和保障性规范的结合和配套”。要“把中央要求、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制定新的制度,完善已有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对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制度继续抓好落实,对不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抓紧修订完善,对缺乏制度规范的领域抓紧填补空白,最大限度解决制度缺位和失灵的问题。同时,着眼全局、着眼长远搞好顶层设计,不断推进制度建设科学化,努力形成一整套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权力运行机制和工作推进机制。

  要靠惩戒。惩戒是抓作风的最后一环,惩戒有力,才能起到“查办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才能使作风建设真正“硬起来”。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取得明显成效,但一些地方“打折扣”、“绕弯走”现象依然存在,甚至出现“公款吃喝进食堂或会所”、“借车、租车代替公车”等。坚决打击整治这些规避中央规定的行为,是把八项规定落到实处并取得突出成效的重要环节。

  十八大后,中央狠抓八项规定精神落实,坚决纠正“四风”,对违反规定行为指名道姓通报曝光,全国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4000多起,处理党员干部30000多人。中央以实际行动向世人宣誓:腐败没有“特区”,反腐败没有“禁区”。“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严惩不贷。”

  要靠狠抓监督。现在出台的监督制约机制也不算少,关键是形成相互衔接的机制,最大限度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正如有人提出的,“用零敲碎打的措施约束权力,就好比堂吉诃德用长矛大战风车,远不足以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要“多管齐下”,把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网络与监督体系。要定期向社会公布,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坚决防止虎头蛇尾。要发动社会监督。改作风不应该是政府系统封闭式的内循环,需有开门整改的态度、接受社会监督的自觉。“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陋习有哪些,到底改没改,改了有多少,效果好不好,把诸如这些问题交给群众来评议,交给网民来打分,把改作风置于公开的阳光下,才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风建设是一场没有结尾的斗争,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变种还会冒出来。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但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形成风气不在一朝一夕,改变风气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抓作风要成为我们永恒的课题。

  (作者系北京学者)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