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罕见病“药价悬殊”-中工网评-中工网
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网评

来论·工事工评

如何看待罕见病“药价悬殊”

罗志华
2020-08-06 07:15:30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据8月4日中国新闻网报道,近日,一则自媒体发布的“求药”消息引起关注。文章称,今年刚满1岁的湖南婴儿由于患上了罕见病“脊髓性肌萎缩(SMA)”,急需特效药物,但“70万元一支”,而该药在澳大利亚的价格是“41美元”。

  单从价格来看,相差悬殊。这则“求药”消息凸显的罕见病患者用药之难,令人深思。

  讨论这个话题,先得厘清“70万元”和“41美元”的支付方式是不同的——“70万元”是国内患者自费价格,“41美元”是澳大利亚医保持卡者被纳入当地的药品福利计划后支付的金额。所以简单的比较并不科学。

  从积极层面看,这则“求药”消息提示我们对居高不下的罕见药价,须努力寻找化解之策,对其他国家的经验做法,可以借鉴和学习。

  首先,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为药价谈判创造了有利条件。部分罕见病药之所以价格昂贵,是因为使用人数很少,分摊研发成本之后,就推高了价格。其实,尽管有些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仅为几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但我国人口基数较大,患病总人数也并不算少。此前,动辄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一瓶的进口抗癌药,在以量换价谈判中,很多都实现了高达90%以上的降价幅度。那么,罕见病药的价格谈判,是否可以复制这种模式,值得研究。

  其次,多种筹资措施和渠道共同发力,累加作用不容低估。近年来,“1+N多方共付模式”被广泛提及——“1”指纳入医保,“N”指多方,比如专项基金、政策型商业保险、大病兜底等。众人拾柴火焰高,澳大利亚的“41美元”正是以专项基金作为基础的。如果我们将N种措施结合在一起,无疑同样会形成强大合力,拉低价格,进而造福患者。

  这几年,我国化解罕见病患者用药难的步伐明显加快,也出台了多项政策。比如2018年5月,五部委联合制定《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先为罕见病正名,才会有后续的纳入医疗保障范围等保障举措;2019年2月,“保障2000万名罕见病患者用药”提上议程,国务院还决定给予罕见病药品增值税优惠。此外,以专项救助项目为主的浙江模式、以商业保险为主的佛山模式等,也都各具优势,值得参考借鉴。

  在罕见病药政策制定和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我国起步较晚、欠账较多,但并不缺乏思路和规划。希望有关方面能以更强的紧迫感推动这项工作,尽早化解罕见病患者的用药之困。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e网评

现场·我在我思

来论·工事工评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