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幻灯片-正文
电影多元,评价体系也应多元
高路
//m.auribault.com 2016-12-29 来源: 钱江晚报
分享到: 更多

  一篇刊登于人民日报客户端的评论文章对这几年火得很、也争议不断的豆瓣、猫眼提出了质疑,认为它们的评分不够客观,对国产电影构成了伤害。

  文中列举了最近几部电影上映前后出现的一些怪象,举了不少例子为证;也给出了业内人士的专业分析:利用“撞库”“肉鸡”等网络作弊技术,一个团队甚至几个人就可以轻而易举进行“刷分”。文章还提出了很有分量的质问:豆瓣电影评分,让我如何再相信你?猫眼专业影评人凭什么“一句顶一万句”?

  很多人都抱有同样的疑问,不知道分数是怎么打出来的,不知道这样的过程是否客观公正,有权威性。豆瓣分是个开放的体系,它虽然有一套防刷分的系统,但分既然是建立在人工打评的基础上的,就存在被人利用的漏洞。评分之争也是利益之争,如果评分可能被人为操作、分数的高低又能左右票房,那么,不管是评低分还是评高分都能让对方敬畏三分,都能实现利益的变现。

  其实,不止有这些硬伤,这些网上评价体系本身失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中国电影这几年市场火爆,观影人数节节攀升,但跟庞大的人群一比,它依然是小部分,不可能代表所有的人。看完电影还有兴致在豆瓣上留下评分的人,就更少了。在一个小圈子里评高低,失真是个大概率事件。

  何况,电影不比工业品,很难找到一个固定的评价标准。一部电影,说好的人可能给个满分,不喜欢的人甚至可能给个零分,本身就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喜欢文艺片的人对科幻片不感冒,喜欢大场面大制作的又可能对小清新的不感兴趣。他们恐怕谁也说服不了谁。除了人群的不同、文化的不同,还有地域的不同。比如,《百鸟朝凤》这部电影,我想那些有过类似的记忆,对影片中的环境更熟悉的人,对它的评价会更高一些。

  所以,哪怕没有这些黑幕,这种以分数论的评价体系也只能作为参照。它有它的存在价值,也有它的局限性。它是观察电影市场的一扇窗口,从中窥见的也只是电影市场的一个局部。

  至于更专业一点的影评人,他们之中有一些人是凭良心吃饭,有的则不是,有的是把影评当成一种专业的责任,有的则完全出于利益。各种利益诉求都能找到自己的代言人,在没看电影之前,你怎么知道他做的是良心活,还是捞一票呢?

  豆瓣引发的争议提醒我们,电影是多元的,观众是多元的,个人喜好是多元的,评价体系也应该多元。我们应该建立起一套适合不同人群,能让不同人群都有自己表达权的评价体系。让一小部分人影响、左右大多数人的选择,这自然是不合理的。让某一平台垄断评价权,也不利于我们发现更多更好的电影。

  在豆瓣之外,社会还需要更多的评价平台,比如电影节、各类评奖,如果说网友的评分还不够专业,还比较容易受情绪喜好的左右,甚至还可能被恶意钻了空子,各种专业化的评奖是可以比较好地弥补这些缺陷的,是能做到更客观更权威更有说服力的。它虽不能立即作用于票房市场,但会引领电影行业。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经验可供借鉴,奥斯卡、金球奖、它们哪一个的权威性是豆瓣能比的?

  有好电影再加上好的评价体系,就会有好电影的不断出现。说到底,电影本身才是最重要的,要说伤害,一部烂片对观众的伤害比恶评对电影造成的伤害要严重得多,只有把电影拍好了,才能理直气壮地说无愧于观众。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