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量子调控、铁基超导、合成生物学领域步入世界领先行列,深地探测、干细胞、基因编辑领域取得重要原创性突破。”在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总结说:“我国的科技创新水平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进入三跑并存、领跑并跑日益增多的历史新阶段。”新时代,如何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进一步增强国家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跑出中国创新“加速度”?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出谋划策。
并跑领跑的领域更多些
2018年伊始,两只来自中国的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登上生物学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封面,它们是世界上首次实现非人灵长类动物体细胞克隆的成果,被视作实现了我国在非人灵长类研究领域由国际并跑到领跑的转变。如何让这样的科研成果更多些,代表委员们对此颇为希冀。
科技部的统计信息显示,2017年我国在基础研究经费上的投入达到920亿元,与2012年相比,增幅达到84%。但在代表委员们看来,要参与国际竞争,还需以更大力度加强研发投入。“对标全球顶尖水平,我国科研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应用基础研究尚显薄弱。”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院长马兰代表认为,要实现2020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5%的目标,从现在开始就要发力,不能都把钱留到最后再投资。
“当我们还处在追赶阶段时,作为发展中国家开展充分的交流,学习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是可以少走甚至不走弯路的。但当我们进入并跑阶段,前面已经没有别人踏出的道路,需要靠什么探路呢?靠的就是基础研究。”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委员说,“我们要更加关注类似材料科学、飞机发动机研究等需要长期积累才能取得进步的领域。在这些方面,我们更需要迎头赶上。”
“我国应充分利用制度体制的优势,在地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学卫星领域加大投入,规范管理。”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吴季委员建议,应该根据科学发展态势改变五年规划的惯例,按年度或每两年来征集和遴选计划,由专业管理机构实施从规划到产出的全价值链管理,补齐我国在重大原始创新和重大科学前沿突破方面的短板。
有碍创新的繁文缛节当废则废
根据2015年我国发布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到2020年前要完成10方面143项改革任务。对此,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时间过去一半,我们的任务完成70%,科技治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主要制度基本建立,政策措施不断细化完善,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良好条件。”
政府工作报告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已有部署。“有悖于激励创新的陈规旧章,要抓紧修改废止;有碍于释放创新活力的繁文缛节,要下决心砍掉。”这句话铿锵有力,显示出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潜力的决心,引发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议。
“不断增强我国创新力和竞争力,就要在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让创新真正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河南省政协副主席、河南省科技厅厅长张震宇委员表示,着眼于此,应该积极为科研人员松绑,让释放创新潜力的相关体制机制衔接得更顺畅。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日祥委员则用“我有一个期盼”,表达了对政策落地的渴望:“政府工作报告大篇幅提科技讲创新,令人振奋。我期盼这些创新激励政策能够真执行真落地。”
朱日祥的话引起了共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杨长风委员表示,当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对承担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科研人员,采取灵活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措施这句话时,他就在想:“北斗创新团队里取得重大突破、做出世界一流产品的,比如高精度的星上铷钟和氢钟的研发团队,怎么让他们得到实惠,也更有获得感?”
“要加强基础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全链条的创新绩效,最重要的还是要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万钢表示,“而为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创新创业人员松绑和取消繁文缛节,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
人才资源的“富矿”应该更富足
2017年,安徽合肥西郊蜀山湖畔,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所在的小岛,吸引了8位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科学家到此定居工作。
“假如你想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想干一番事业,你一定要回国。”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忠范委员说,每当和国外的学生、朋友交流时,他就会说这句话。在他看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不断增加投入,积极改革营造出的宽松科研氛围,不断吸引全球人才为我国创新驱动贡献智慧。
科技部的统计信息显示,2016年我国研发人员全时当量达387.8万人年,居世界首位。这无疑是最大的人力资源“富矿”,如何让其更充裕、更好地发挥作用,代表委员们也给出了各自的见解。
“一个科研中心建设成功与否,关键是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委员表示,要重视人才队伍的丰富性,广泛吸引大学毕业生等年轻力量,让更多有想法的年轻人有施展才干的空间。
“让长期从事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的科研人员,能有一个安心的环境、体面的生活、良好的科研和工作环境,鼓励他们安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打造科技先发优势和原创能力。”王志刚表示,下一步还将推动改革纵深发展,比如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收入个人所得税税负,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赵宇亮委员认为,提高人才制度的全球竞争力,“还需在如何吸引外籍科学家上想想办法,尤其是吸引发达国家的专家”。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亚湘委员表示赞同,他建议“针对青年科学家、老科学家,以及海外华人科学家、新经济组织中的领军人才,开展分类分层策划,纳入工作对象体系,形成广泛社会动员机制,达成科技创新的共识”。
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2014-06-10 |
从股指攀升窥视中国经济“新引擎”2015-03-04 |
创新,我们能做的比你想到的更多2016-04-12 |
以体制机制改革按下科技创新“加速键”2016-06-01 |
培育新动能 打造新引擎 实现新跨越2016-08-30 |
着眼建设世界一流军队 推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2016-09-30 |
践行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2017-10-18 |
创新力:推动经济和产业走向全球高端2017-12-24 |
把着力点放在发展实体经济上(新时代 新气...2017-12-29 |
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2018-01-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