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针对传播低俗信息和低质内容等问题,今日头条发布《集中清理违规账号的情况通报》,关闭社会频道、将新时代频道设置为默认频道,同时封禁、禁言账号1千多个。“为守护健康的网络空间点赞”“早就盼着整改的这一天了”……网友的热议折射出对网信部门治理新兴媒介平台乱象的信任和期待。
第一时间回应网友呼声,并推出相应整改措施,今日头条知错就改的态度值得肯定。同时也要看到,封禁一些账号能够惩一时之弊,但低俗内容屡禁不止的现实说明,封禁账号不过是内容平台建设的常见纠错机制,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低俗内容泛滥的问题,关键还得建立长效机制、强化企业的社会责任。
技术发展推动了媒介形态的变革,不论承认与否,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算法推荐消耗的是最为稀缺的时间和注意力资源。拥有流量入口的平台,如果把低俗化、肤浅化的信息一股脑的推送给用户,这种无原则的迎合行为,或许能获得一时关注,但无异于坑粉、害粉;或许短期能带来巨大盈利,但长远来看必将损害自己的公信力与影响力。取缔低俗内容,光有信誓旦旦的表态不行,仅靠封禁几个账号不够,需要在技术层面、管理层面、价值层面,把长效机制真正建立起来,才能铲除低俗内容泛滥的土壤。
进一步说,技术创新的边界应该是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想盈利无可厚非,可怎么盈利却有天壤之别。以优质文化产品取胜,这是健康的产业模式,而把低俗内容兜售给消费者,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算法推荐赚取巨大流量红利的同时,是否应该反思这种创新能给社会带来怎样的进步。如果新的媒体平台,只是为了让低俗化、媚俗化、娱乐化的信息更加便捷传播,如果新的技术,只会降低人的思考能力和审美水平,这样的媒介形态和产品创新必将在社会发展中被淘汰。
整改和处罚只是手段,按照中央要求,营造清朗、干净、健康的网络空间,才是管理者和经营者的共同责任和目标。纠正算法推荐的弊端,治理低俗内容倾向,根源上来说,是关照每一个人在未来的高品质生活、自主选择以及全面发展的能力。今日头条的《通报》迈出了第一步,值得业界借鉴,但当事方不能仅满足于此,而应该以更大的决心和行动,从根本上改变不顾导向的所谓算法推荐,管理部门在关注,网民更有期待。
高谈阔论:人气何来2014-01-20 |
高谈阔论:人气何来2014-01-20 |
下水道这个“城市的良心”到底怎么了?2014-05-13 |
经济日报:GDP“世界第一”不是根本目的2014-10-13 |
张枫逸:“不拿领导当‘老板’”不能止于嘴上2015-05-21 |
“杀狗令”何以30年后卷土重来2015-08-27 |
坚决防范不正之风“七十二变”2016-08-19 |
扶贫靠捐款道歉不算完2016-11-03 |
坚持疑罪从无原则,定能减少冤假错案2017-03-13 |
恨铁不成钢就能打脸吗?2017-09-1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