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专家谈】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基石与纲领
王春晖
//m.auribault.com 2017-12-06 来源: 法制网
分享到: 更多

  法制网特约评论员 王春晖

  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12月3日上午在浙江省乌镇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习近平在贺信中指出,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进入关键时期,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日益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习主席重申了中国倡导的“四项原则”、“五点主张”的内涵,“希望同国际社会一道,尊重网络主权,发扬伙伴精神,大家的事由大家商量着办,做到发展共同推进、安全共同维护、治理共同参与、成果共同分享”。这充分展示出中国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的大国担当精神。笔者认为,中国倡导的“四项原则”与“五点主张”全面展示了中国在全球网络空间治理中的政策立场,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是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的指南,同时也是构建全球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基石和行动纲领。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着眼世界和平发展大局,顺应各国相互依存大趋势,致力中外良性互动,展现中国“大国担当”,以天下为己任,与时俱进提出并不断充实“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先进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日内瓦万国宫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时,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深刻、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月,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五届会议协商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呼吁国际社会本着合作共赢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加强对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这是联合国决议首次写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1月,第72届联大负责裁军和国际安全事务第一委员会会议通过的“防止外空军备竞赛进一步切实措施”和“不首先在外空放置武器”两份安全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再次载入这两份联合国决议。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在网络空间的延续。当前,全球互联网空间的安全与稳定已经成为攸关各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关切。要解决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必须积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这是实现全球互联网健康、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全球互联网治理的“四项原则”,即“尊重网络主权、维护和平安全、促进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秩序”,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基石。首先,“尊重网络主权”根植于国际法理的基本准则,主要表现为:各国有权自主选择网络发展道路、网络管理模式、互联网公共政策,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权利;其次,“维护和平安全”要求各国应当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共同建立维护网络空间的和平与安全的规则;再次,“促进开放合作”的宗旨是各国不论在政治、经济及社会制度上有何差异,均有义务在国际网络空间治理方面彼此合作;第四,“构建良好秩序”强调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需要共同维护主权国家安全和发展规律。

  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五点主张”,即“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这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行动纲领。首先,“加快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互联互通”,是让更多国家和人民共享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和利益;其次,“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促进交流互鉴”,强调了互联网是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中国愿通过互联网架设国际交流桥梁,推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互鉴;再次,“推动网络经济创新发展,促进共同繁荣”,表现了中国正在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积极推动世界各国共同搭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第四,“保障网络安全,促进有序发展”,强调了网络安全是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维护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第五,“构建互联网治理体系,促进公平正义”,主张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各国应享有平等参与互联网治理的权利,同时应当公平地分配互联网基础资源,缩小全球不断扩大的“数字鸿沟”。

  (作者系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联合国世界丝路论坛网络空间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