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百姓谁不爱好官?”廖俊波同志的猝然离世,牵动了四面八方人们的心。哀悼者络绎不绝,长街相送、挥泪成雨的场景,令人动容。“我至今不相信他真的走了!”在他不幸去世之后,几十万群众自发在网上悼念,想念他的老百姓仍往他的手机号码发去信息……老百姓的眼泪和心语,寄托着对一位好干部的深切思念,表达了对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由衷礼赞。
心无百姓莫为“官”。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老百姓在干部心中的分量有多重、干部在老百姓心中的分量就有多重”。多年来,廖俊波同志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严守权为民用的为政之道。不管在哪里任职、何处工作,廖俊波不是把职务当作权力、地位的象征,而是把职位当作为人民服务的岗位。早在邵武拿口镇当镇长时,他就对女儿说:“爸爸是全镇最小的人,是为全镇人服务的。”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他坚持为老百姓多做事、做好事、做实事,以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的公仆情怀,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为人民造福,廖俊波做到了“尽心”。“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廖俊波同志拥有一颗热乎乎的“百姓心”:他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常常放弃节假日休息,忙得顾不上妻儿老小;接待来访群众总是满脸微笑、态度亲和,临走时还不忘递上自己的名片;他干工作,首先想的是“决不让老百姓吃亏”,在群众眼里,他是“和农民坐一条板凳的人”。心贴心才能得人心,心连心才能聚合力。对各级干部来说,时时处处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才能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汇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力量。
为人民造福,廖俊波做到了“尽力”。对待群众利益诉求,他总是有求必应;为群众排忧解难,他总是亲力亲为。为推动古村落旅游开发,他亲自上阵当起导游,提出“赚钱的事你们干,不赚钱的事党委政府来干”;在碰到征迁难题时,他夜访农家,和群众代表促膝长谈3个多小时,最终打消群众在迁祖坟、拆迁补偿方面的顾虑;面对陷入困境的农民企业家,他打车冒雨考察对方工厂,跑前跑后帮助解决生产困难。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廖俊波的先进事迹启示各级干部,为了老百姓的事就要全心全意、不遗余力,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才能用自己的辛苦付出换来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为人民造福,廖俊波做到了“尽责”。俗话说“爱挑的担子不嫌沉”,廖俊波工作过的地方,不少都起点较低、基础较差,矛盾和困难集中。但他从不叫苦、抱怨,而是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把责任扛在肩上、任务抓在手中,团结带领干部群众大胆闯、努力干。啃征地这个“硬骨头”,他深入群众听意见,耐心细致做工作,3个月征地3600多亩且无人上访;办老城拆迁“麻烦事”,他“两顾茅庐”真心请贤,让威信高的同志出手相助;打扶贫脱贫攻坚战,他深入实际搞调研,因地制宜找对策,让出了名的“垃圾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村民人均收入翻了几番。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廖俊波忠实履行了领导干部的职责使命,生动诠释了党的好干部的时代内涵,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为民担当、善作善成的榜样。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增强宗旨意识、恪守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置于心中的最高位置,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广大党员干部必将无愧于党和人民的重托,干一番“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事业。
杨 凯:“光脚院士”背后的纯粹力量2014-04-24 |
吴 皑:为官应该“有为”2014-05-23 |
人民日报:让忠诚成为时代旋律主音符2014-09-10 |
人民日报:标注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2014-10-08 |
詹 勇:敬民深处见肝胆2014-10-24 |
詹 勇:为“蛮拼的”中国加油2015-01-06 |
李 斌:敢担当,一寸丹心向日明2015-01-21 |
李 斌:践行“四有”激发干事创业新担当2015-01-30 |
让新闻作品更有“时代温度”2016-02-25 |
精准扶贫不仅仅是一份“军令状”2016-03-0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