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一把手”要做最勇猛的改革闯将
李杏
//m.auribault.com2017-02-08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更多

  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抓改革的关键,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来抓,不仅亲自抓、带头干,还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做到重要改革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察,扑下身子,狠抓落实。

  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推不推得动,能推得多远,顶层设计能不能发挥作用,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目标能不能实现,最终都取决于人,尤其是作为责任主体的“关键少数”。改革越是到了攻坚、打硬仗的时候,越是需要“一把手”拿出闯劲和魄力,以强有力的干将姿态为改革开路护航。

  历史实践表明,“一把手”在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往往是决定性的,也是无可替代的。如果不是有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万里的支持和推广,石破天惊的小岗村“大包干”不可能就此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为改革拍板定论,给群众吃定心丸,为改革加油提速,“一把手”的态度与作为,是推动改革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

  强调“一把手”的关键性,不仅是凸显其巨大的能量,更是强化其主体责任意识,充分认识到改革势在必行,不动不行的严峻形势。改革从酝酿到搭建顶层设计框架,到驶入深水区触动利益,步步为营的艰难前行历程,奠定了改革进行时的主基调。但是,仍然有一些部门和区域的“一把手”,下不了决心去啃硬骨头,没有付诸行动去推改革,他们需要解决的不仅是能力问题,更主要的是思想上的症结。

  不抓、不真抓改革,有畏难情绪作怪。好改的已经改了,剩下的不是“老大难”就是“烫山芋”,基层往往无能为力或力不从心,迫切需要更高层面的协调与指挥。这正是“一把手”施展能力和挑大梁的时候,绝不能袖手旁观,避重就轻撂挑子,必须以舍我其谁的胸怀和使命感,在关键位置上发挥显著作用,成为顺利推进改革的“转折点”。

  不抓、不真抓改革,也有慵懒拖沓使然。一些负责同志被动消极,没有想法,不想行动,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推一下动一下,只等着执行落实上级分配的具体任务,把责任向上推移,让改革陷入迟滞甚至“卡壳”。总而言之,在抓改革上不重视、不行动、不亲力亲为,表面上看是作风问题,根本上是缺乏“四个意识”的表现。

  时间不等人,改革不进则退。身处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洪流中,在改革上多观望一会、慢上半拍,贻误的就是发展的绝佳机遇。“一把手”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昂的斗志,紧密结合实际,发挥主导作用,第一时间传达贯彻党中央关于改革的精神,积极部署落实党中央部署的改革任务,认真研究解决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改革问题,在改革的前沿冲锋陷阵,勇夺胜利。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