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十个全覆盖”是项大工程,干好了肯定出政绩,但不能本末倒置,将民生工程按政绩工程的套路干,急哄哄地“大干快上”。
内蒙古自治区计划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使农村牧区的危房、道路、文化、医疗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但因工程多、投资大、时间紧,计划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某旗一个村的危房改造工程拖欠工人工资、多次停工、迟迟未竣工,致使46户群众不能如期住进新房,13户农民寄住邻居家,部分群众无奈搬进毛坯房里受冻。
对此,当地民众颇有怨言。现在天气越来越冷,尤其是新闻披露的那个旗,气温已达零下20摄氏度,“晚上冷得睡不下,早晨冻得起不来。拆了房子,害得人没地方住,前段日子三天两头病一场”。有村民向记者大倒苦水。一项民生工程竟搞成了一个“民怨工程”,对政府、施工单位、村里和村民来说,可能都始料未及。但是认真一想,这样的结局原本也是可以预料并最大限度避免的。
比如,内蒙古自治区的“十个全覆盖”工程,自2014年启动,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这个总体规划是务实的。但令人不解的是,某些地方为什么不能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分步骤施行方案,按照轻重缓急分期分批实施呢?新闻披露,内蒙古天亚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承包石宝镇全部23个村的危房改造建设项目,发包合同协议书约定,工程于今年4月29日开工,8月31日竣工。也就是说,“十个全覆盖”中开销特别大的危房改造工程,居然要在短短4个月内完成,而资金又严重不到位,工人拿不到工资,不停工才怪。
又比如,报道涉及的那个旗2016年“十个全覆盖”工程总投资16亿元,目前已完成15亿元。而该旗去年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才15.4亿多元,一个单项民生工程投资就超过其一年的财政收入,如何承受得了?常规的教育、医疗、行政、公用事业建设与维护怎么办?难道所有的基础性工作都必须为一项政府目标工程让路吗?
据称“十个全覆盖”工程可以使农村的住、行、卫生等面貌发生巨大变化。这当然很好,很民生,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农村的居住条件差、卫生水平低、交通不给力等问题,绝非短时期形成,也不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大改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民生工程更是一项长期任务,不可能依靠运动式工作法一蹴而就。
有多大的财力办多大的事。现在不是空喊“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时代了。政府靠企业垫资,企业又靠包工头垫资,包工头没钱或不愿额外拿钱出来垫,就只能拖欠工人薪水了。如此搞工程肯定会出大问题。
“十个全覆盖”是项大工程,干好了肯定出政绩,但不能本末倒置,将民生工程按政绩工程的套路干,急哄哄地“大干快上”。民生工程既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科学稳妥推进,别指望一口吃出一个大胖子。即便是真搞政绩工程,也别忘了“欲速则不达”的古训。
叶祝颐:维护“规划权威”需制度发力2014-07-04 |
王石川:权力一应景 大树就遭殃2014-09-11 |
刘 白:整治政绩工程不能只盯高楼大厦2014-10-13 |
中国青年报:落马官员的“政绩工程”是否应...2014-10-16 |
李达仁:叫停“政绩工程”,更须公开名单问...2014-10-15 |
大众话题:民生工程,让民意在场2015-07-17 |
民生工程:让民意在场2015-07-17 |
向从南:民生工程“烂尾”何以“高烧不退”?2015-11-24 |
邓子庆:民生工程有“颜值”还要有价值2015-12-31 |
决策执行多“走心”,民生工程才“暖心”2016-01-0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