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七部门联手搭建平台 “大尺度”科技扶贫值得期待
张国栋
//m.auribault.com 2016-10-18 来源: 中国经济网
分享到: 更多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张国栋认为,做好新时期科技扶贫工作,有了国家七部门联手的“大尺度”政策举措兜底。只要我们抓住创新驱动不放手,推进科技、人才、信息、金融、管理等现代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打赢扶贫攻坚战,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不会再是不可逾越的难题。

  图片说明:10月17日,“科技扶贫信息共享暨成果交易平台”上线启动。

  10月17日是“国际消除贫困日”,我国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日前,科技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防科工局和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科技扶贫行动方案,启动“科技扶贫信息共享暨成果交易平台”。(10月17日《经济参考报》)

  科技扶贫是个老话题,是由单纯救济式扶贫向依靠科学技术开发式扶贫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年以来,有关部门配合贫困地区各级政府,充分依靠广大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开展科技扶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在,国家七部门联手,共同开展科技扶贫行动,这相比既往,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可谓前所未有的“大尺度”。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以更加明确的目标、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行动,意味着科技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进一步推向纵深,给人以信心和希望,“钱”景看好,值得期待。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和主要着力点。根据方案,此次科技扶贫行动,将围绕“精准扶贫、智力扶贫、创业扶贫、协同扶贫”,瞄准贫困地区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具体需求,通过开展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要素对接、创业扶贫、教学培训、科普惠农等行动,到2020年基本形成贫困地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

  显然,如此“大尺度”的科技扶贫行动,不仅规格和涵盖范围“大”,而且立足实际,突出以问题为导向,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模式为目标。这无疑是牵住了“牛鼻子”,使得科技扶贫可以形成“一条龙”式的行动,有利于避免过去那种“单兵突进”或者“只攻一点不及其余”的弊端,有利于科技扶贫尽快形成大气候,如期打赢扶贫攻坚战。在此,笔者提出三点建议:

  一要强化扶贫的需求导向,解决“准”的问题。只有将“科技扶贫”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扶贫才能准确,实现“扶真贫”。二要因地制宜,强化扶贫的特色,解决“精”的问题。扶贫不能只考虑科技因素,只有结合地方特色,才能“接地气”,实现“真扶贫”。三要强化扶贫的优化设计,解决“优”的问题。“优”体现在项目要合理配置、带动性强、覆盖面广、受益者众,这样的科技扶贫才能实现“可持续”。

  总之,做好新时期科技扶贫工作,有了“大尺度”的政策举措兜底。只要我们同心同德,不畏艰难,抓住创新驱动不放手,推进科技、人才、信息、金融、管理等现代要素向贫困地区流动,打赢扶贫攻坚战,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就不会再是不可逾越的难题。(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张国栋)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