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三同”活动,重在同心
张志锋
//m.auribault.com 2016-07-19 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真正的同心,不是靠三两天里同吃同住能换来的,更重要的是同群众长期保持血肉联系,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吃的农家菜,住的农家院,到老乡果园里走了一趟,和乡村游差不多。”前不久,一批机关干部到一个革命老区,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朋友圈里晒的全是美食、美景,还有摆出来的各种优美的“劳动”姿势。一位干部回来后感慨:天天待在办公室闷得慌,下乡搞“三同”太舒服了!

  这可真是把经给念歪了。组织干部走出机关,找困难户结穷亲,同吃、同住、同劳动,是为了让干部了解基层,亲身感受农民的不易。尽管如今连接城乡的路越来越好了,下乡更加便捷了,可一些干部开始远程办公,离群众反而越来越远。不断强调干部和群众在一个锅里搅勺子,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以这种方式帮一些党员干部找回初心、调整方向,无疑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把干部拉到群众身边找感觉,这种初衷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然而,如今农村各方面条件都有改善,让干部体味群众的艰辛,靠简单的下乡已不易实现。新时期开展“三同”活动,要注意这些形势的变化。否则,好活动也会被形式主义找上门。

  事实上,它在某些地方已经变成了一种“待遇”。同吃变成了尝鲜,下乡反而能吃平时吃不到的“绿色食品”,要么是农家种的蔬菜,要么是带着露水的野菜,活蹦乱跳的野生小鱼……住也不是问题,一些地方建设“三同”基地,筛选条件较好的农户,实行定点接待,各种设施比较齐全。同劳动往往变成花架子。现在多数农民外出打工经商,承包地流转给种地大户,农忙时大多实行机械化作业,平时基本没活干。干部来了,只能硬找活干。有一次“三同”活动,村干部带着下乡的干部到苹果园帮着剪枝。其实,不少人只能做做样子,拍拍片子,发发微信朋友圈。干部们“咔嚓”一声,随行技术员心里就要跟着“咯噔”一下。

  毋庸置疑,“三同”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一种途径,今天依然十分必要。关键是要突出其“精神内核”——同心。只有同心,才能对准频道,深入了解农民的所忧所怨,所思所盼;也只有同心,才能团结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真正的同心,不是靠三两天里同吃同住能换来的,更重要的是同群众长期保持血肉联系,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当前,农村其实也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有的干部脱离群众,贪污腐化,在群众心里留下负面印象。如果群众对干部失去信任度,工作就不配合,进而导致干群关系紧张。倘若干部下乡,更多冲着问题来,带着解决问题的诚意来,这样的“三同”想必会大受欢迎,也更有实效。

  干部和群众同心同德,许多问题就可以协商解决,大部分矛盾也可以分级化解。心齐了、气顺了,什么事情都好办。同心是起点,也是归宿。党员干部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群众的忧乐放在心上,变成工作的常态,“三同”的目的也就真正达到了。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