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35年如一日,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扎根太行,用科技染绿荒山,把富裕带给乡亲,创建了一套完整的山区生态开发模式,探索出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赢得山区人民群众的深情爱戴。(6月13日《人民日报》)
在中华沃土上,在太行深山里,又一个时代楷模光芒四射。与其他先进模范稍有不同,他还是位大学教授,而这个教授在农民眼里,是个“最不像教授”的教授。但是,这不影响他在乡亲们心中“科技财神”“农民教授”的地位。而李保国本人一生感到最为“过瘾”的两件事,“一个是把我变成农民,一个是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我’”。为此,他经常走进田间地头,用农民的语言讲解传授技术,培养了一批“永久牌”的“技术把式”。在他手机存储的电话号码中,三分之一以上是农民朋友的,随时随地为农民群众解答难题,赢得了群众的交口称赞。
一位大学教授,为什么能一年四季扑进深山,为农民脱贫致富呕心沥血?因为他有不同一般的宽广情怀。他说,太行山老百姓为我国革命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教授,有责任、有义务为太行山人民脱贫致富干几件实事。出身于农民家庭的他,最“见不得老百姓穷”。正是这种情怀,才使他35年来足迹踏遍太行山所有山区县,身上沾满了泥土,心中装满了百姓。
见不得别人米汤起皮,见不得别人吃个白馍,这是某些人一种司空见惯的心态。其实,这种心理是占有欲无限膨胀的表现,跟共产党人的情怀格格不入水火不容。共产党人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是马克思主义旗帜上一个独特的最为显著的标志。
看看中国共产党95年奋斗历程中那些为人民英勇献身的英烈,看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的先进代表,无一不具有这样的情怀。就像李保国,他不是没有个人致富的能力。有记者问他“你有这么好的技术,又常年奔波在外,每年至少也得有上百万收入吧。”他说,“不为钱来、不为利往,农民才能信你、才能听你的”。为了推广“套袋”技术,他买了16万个苹果袋免费送给村民——上述情怀,就是这类行为的最好诠释。
李保国夙兴夜寐、激情工作,不顾身患疾病,始终冲在脱贫攻坚最前沿,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身后,山区农民一批批来到家中吊唁,多地农民自发设置灵堂为他守灵。这就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这就是永远矗立的丰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李保国同志35年如一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长期奋战在扶贫攻坚和科技创新第一线,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事迹感人至深。”“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教育工作者要学习李保国同志心系群众、扎实苦干、奋发作为、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自觉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说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
艾 斐:瘦吾身而肥天下2014-02-12 |
马祖云:“道是无情却有情”2014-04-10 |
洪文军:以百姓心为心2014-11-24 |
秦 川:体味习近平不忘根本、翠拂今人2015-02-14 |
国 平:民本情怀托举光明前景2015-03-05 |
马祖云:祈福与“种福”2015-05-06 |
程冠军:为官不要忘记来时的路2015-07-29 |
不忘初心,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2015-08-18 |
“民信”比天大2016-05-25 |
以李保国为镜做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造福的楷模2016-06-1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