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推先树优,首先是传递一种优秀标准。遗憾的是,不少地方出于便于操作、易于统计的考虑,往往选择自上而下地分名额、定指标,把先进应有的标准、典型该有的分量,放在了次要位置。一些单位为了不让名额空缺、流失,“无米”也敢当“巧妇”,不惜材料“注水”、编写事迹。这种带有平均主义色彩的表彰,不仅可能让一些真榜样被埋没,还可能助推一些“次典型”走向前台。(5月22日《人民日报》)
刊登在《人民日报》头版“今日谈”专栏的小评论《表彰就该宁缺毋滥》受到了各大网站的“青睐”,纷纷在首页转载,之不过题目变成了“党报刊文:有单位为了不‘浪费’表彰名额,不惜编写事迹”等等。由此可见,表彰中的乱象之普遍。
表彰材料造假,并非始自今日,以至于某些先进典型,并没有群众基础,一些本单位本系统的“先进”,甚至被同事同行嗤之以鼻。这其中的重要原因,正如《人民日报》评论所言,是表彰中的平均主义造成的。那么,追问一下,表彰中的平均主义同样并非始自今日,又为什么年年如此,回回如此呢?
《人民日报》的评论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是“不少地方出于便于操作、易于统计的考虑,往往选择自上而下地分名额、定指标,把先进应有的标准、典型该有的分量,放在了次要位置。”其实,除了这种“分奖”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上下利益共享”。
机械的规定先进的比例,本来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但便于操作,即便荒唐,也成了明规则或潜规则。上级给下级“分奖”,很容易讨好下级,至于能否真的“调动积极性”,那只有天知道。
稍有工作和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越是工作不咋地的人越想得到荣誉,为了获奖或者说获得表彰,不惜钻窟窿打洞。弄上了皆大欢喜,弄不上怨天尤人还算好的,搞不好就结怨领导,给头头“上眼药”。这样的事一多,领导自然将表彰当成“糖豆”,排排坐,吃果果。何况,毕竟还有知恩图报的获奖者心念领导的栽培,给领导以物质或精神的回报。只是,工作不咋地的单位或个人获得表彰名额,不编事迹又咋办呢?
其实,要减少乃至杜绝评优表彰中“编造事迹”之类的荒唐现象,关键还在于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二字。要让先进典型有引领风气之先的作用,那就要让群众公认;要让群众公认,先进就要让群众公推。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系统,都可以采用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的方式公推,在互联网时代,这样的方式在技术上没有任何障碍,可以说简便易行,成本最低。只是,领导们能舍得手里的“糖豆”吗?
李光金:纠治违规评奖,也要向买家亮剑2014-02-17 |
郑州晚报:对“医院花钱买奖牌”事件应彻查2014-02-18 |
郁晓东:奖励冠军切莫一窝蜂2014-02-18 |
中工时评:让和谐稳定成为我们时代劳动关系...2015-04-28 |
巴桂茹:如此高规格表彰劳模,有何深意?2015-04-29 |
伟大事业呼唤更多好干部2015-07-01 |
再次评选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有何深意?2015-07-01 |
在榜样的引领下争创佳绩2015-07-02 |
守好作风建设主阵地2015-07-13 |
在换届中推进干部能上能下2016-04-1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