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委员38万买的洋表是供给侧改革警钟
张立
//m.auribault.com 2016-03-10 来源: 红网
分享到: 更多

  “我不怕跟你们讲,我手上戴的这块手表38万。但是你们看,我们中国人,花三十多万买人家一块手表,是不是傻?真的值38万吗?不值!我们买的就是人家的一个品牌。”3月9日上午,在工商联小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傅军为了说明中国亟需振兴民族品牌,不惜抬起手腕“秀”出自己的手表。“中国有价值的品牌有多少个?有人说一百个,有人说十个,有人甚至说一个都没有。”傅军表示痛心。(3月9日中国青年网)

  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围绕着经济如何更好发展献言献策,抢麦不断。全国政协委员、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傅军,不惜暴露自己“表哥”身份,用38万元买洋表的事实举证国产品牌当自强。这38万元买的洋表,确实足够让国产手表,或者其他产品的供应者们红红脸。红红脸不是目的,不是让他们无地自容,而应是促其动动脑,迎头赶上才是最终的奋斗目标。

  先不论这38万元买的洋表,是不是物超所值。事实上,傅军确实花了38万元买了这块洋表,只能说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折射的则是买卖的自由,但更折射出国产产品在质量上、品牌营销上的短板。

  有人会问,当今中国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有多少?有的委员说有上百个,有的说有十几个,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产品牌能够在国际上叫得响者,乏善可陈,屈指可数。正因为如此,才会有不少国人,踏出国门买马桶盖,买电饭煲,抢奶粉,甚至买感冒药、避孕套。高端消费外流,已成为国产品牌不够强大的代名词。

  这些洋产品之所以倍受青睐,不排除一些国人一味信赖洋产品的因素,但客观来看,这些产品被热捧的背后,是其质量过硬、工艺精湛、制作精良、营销到位的市场反应。面对被热捧的国外产品,包括福建省委书记尤权在内,也在为国产品牌打气。“泉州产的马桶盖不比日本差”。这是一种自我宣传,市场认可度是多少,还真的有待检验。

  提高中国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别无他法,关键还是要创新产业业态,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多元的市场需求。最近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出了工匠精神,以往的中央文件中多次重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早前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包括不少来自一线企业的创新性的主动实践,这些都是改变“38万元买洋表”这种尴尬局面的有利因素。

  当然,不利因素仍然存在。仿造国外名牌,山寨货横行,知识产权保护仍存薄弱,创新性投入仍然不足,技能型劳动力供需缺口较大,管理理念和创新氛围仍然有待改善,等等,这些不利因素仍然存在,并且必须要正视,更要切实加以解决。

  当中国产的高铁快速行驶于异域他乡,当天宫一号畅游于九天之上,我们的一些民用日常用品、国计民生中的一些关键产品,仍然依赖于引进,仍然依靠到国外去买的时候,这种刺痛感,不光是消费者心里有之,供给者更应该有之。痛定思痛,知耻而后勇,秉持创新理念,坚守工匠精神,在法治的环境中,才能切实改变“38万买洋表”的尴尬,才对得起傅军甘当“表哥”的牺牲精神,让消费者不出国门,甚至是不出家门即可买到物超所值的产品。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