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腾讯网近日发布了《2015年度全国政务新媒体报告》。报告显示,我国政务新媒体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目前我国政务微博账号已近28万,政务微信公号已逾10万。
政务媒体能够与时俱进,进入寻常百姓使用最多、交流最广的“两微一端”领域,体现了我们党和政府紧跟时代步伐、紧扣时代脉搏,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意识。目前,各级政府部门“两微一端”的基本体系已经建成,且拥有为数甚众的订阅者,就“量”上来看可以说是成果显著。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部分政府官网内容空洞、毫无新意,一些官微长久不更新,疑似“僵尸账号”……此类问题频被曝光,显示出不少政务新媒体在“质”上亟须提高。
俗话说:“百尺竿头,当思更进一步”。政务新媒体有了“量”更应求“质”。更何况,从政务新媒体开设的目的和运作的效果来说,“质”远比“量”更为重要。
政务新媒体开设初衷在于服务群众,方便群众,而不是显摆政绩或随意跟风。目前有不少地方的政务新媒体还处于起步阶段,人员配置不足,与其盲目扩张数量,还不如集中精力搞好内容;与其抱着敷衍应付、完成任务的心态摆摆形式,不如从实际入手,多推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曾有网友指出,一些官微或公众号推送的消息要么全部是转发,要么就是一些与群众生活毫不相关的官样文章,如此 “毫无诚意”、丢了服务之“根”的政务新媒体又怎能取得良好效果?又怎能赢得大众的长久关注呢?
政务新媒体的“魂”在于“质”。从未来发展来说,只有丰富内容、提升质量才能走得更好更远。相关单位应当从思想上加强重视,从行动上强化落实,花时间、动脑子来完善平台的管理,比如配备专门人员来维护、管理这些新媒体,定期研究制定相关的经营方案和策划,勿使政务新媒体流于形式。
诚然,万事万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都要遵循从“量变到质变”的基本规律。现阶段的政务新媒体在政府各方的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已达到了“量变”。至于“质变”的实现,还需要再接再厉。
人民日报:网络时代更需要公开2010-03-17 |
人民日报:网络时代更需要公开2010-03-17 |
吴 乔:政务微博接地气才有生命力2012-12-07 |
张 铁:当春运遇到“权利时代”2013-01-31 |
官微少些官威2013-09-26 |
人民网:让权力清单重塑“看得见的手”2014-03-10 |
李 云:女协警自证清白为何少人信2014-07-18 |
崔文佳:政务新媒体重在搞好“政”业2015-08-21 |
接入互联网思维 激发政府网站活力2015-12-18 |
接入互联网思维 激发政府网站活力2015-12-1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